“逐步对公众免费开放”,这是四年前,26所在京高校加入首都图书馆联盟时许下的承诺。四年过去,进展如何?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当初“入盟”的高校中,只有半数将自家图书馆有条件地对外开放,其余均持消极态度拒绝开放。
文脉缘书籍传承,城市因文脉悠久。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既拥有历史传承而来的书香沉韵,又活跃着诸多现代文化资源。众多综合性、专业性高校,集合着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的图书馆藏,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以联盟的方式整合高校图书资源,使其服务于北京城市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助益城市文化繁荣,形成“书香北京”的合力,思路很赞。
然而,实施过程中遭遇的“软钉子”,也在提醒着我们现实很骨感。高校态度消极,背后是顾虑重重。有的担忧成本开支,害怕加剧管理开销;有的权衡内外利益,认为开放会侵占学生资源;有的纯粹害怕麻烦,想躲避潜在的负面问题。不难发现,在“最后一公里”需要克服的难题还真不少。若深究下去,便会发现根子还在观念上。说到底,是没把开放图书馆当作服务公众的好事、必要事,而是视为增加管理成本的外在任务,自然觉得麻烦、不值当。
这种管理思维,在很多部门、单位普遍存在。曾几何时,开放机关单位食堂、停车场、体育场馆乃至厕所被热议一时,诸多“设想”最后大多无疾而终,问题也在于此。管理思维优先,自然会拿地盘意识先入为主,会把管理成本置于前提,为了不出问题、不惹麻烦,对很多事情唯恐避之不及,更没有动力去积极想办法解决。在服务公众的事情上,如果总是这样,别说啃“硬骨头”了,即便没有多大难度的事儿,也可能磨磨蹭蹭,好事难成。
变管理思维为服务意识,脱离实际条件强拉硬拽指定不成,关键还是最大限度消除机关、单位的后顾之忧。就图书馆联盟来说,高校转变观念、敢于担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做好配套政策,以及发动社会合力。比如,高校在资金、人力上的问题,对“外人”与学生共享资源的顾虑,开放后可能发生的权益侵害,等等。这些实际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思路也难以落地,即便实施起来也不可能持久。
高校图书馆不能“一开放了之”,美好想法还需要实在办法。我们期待图书馆联盟进一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各类图书馆真正成为城市地标、公共殿堂,助力京城文脉传承和文化品格提升。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