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网约车合法化的正面示范效应有哪些?

2016年07月29日 16:34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28日下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将出租车分为巡游出租车和预约出租车两类,首次提出将互联网专车纳入预约出租汽车管理,明确了出租汽车行业定位;同时明确网约车的合法地位,支持网约车平台公司不断创新规范发展;鼓励传统出租汽车企业转型提供网约车服务。(7月28日《人民日报》)

  合法化让网约车告别野蛮生长

  网约车的野蛮生长,在为人们提供打车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公共安全、乘客权益难保障、市场经营秩序混乱、信息安全存隐忧等问题。可以预料,随着网约车新政的落地与生效,网约车市场将迎来又一轮的调整,网约车与从业人员的数量会发生变化,网约车的市场定位也会进一步修正,平台对网约车的管理也会随之加强。与此同时,将网约车纳入到出租车行业考量,设置必要的门槛,配套合理的税费政策,维护市场公平,也会有效促进出租车不同层次服务的均衡发展,实现网约车、平台与消费者的三方共赢。【详细

  网约车新政,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范例

  如何定性和管理网约车,已经在中国纠结了几年,具象化地呈现了改革深水期的景观。其间,地方实际管理中将专车黑车化处理的策略,中央相关部委透露出的从紧管理信号,一度让网约车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陷入悲观。现在,《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明确给予网约车合法身份、明确私家车可以从事网约车运营、要求降低出租车“份子钱”,彰显了市场的胜利、重申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逻辑、表达了简政放权和分享经济的价值方向。【详细

  网约车新政是开门立法的典范

  网约车新政的制定过程,也是开门立法的典范。从2014年初网约车平台推出大规模补贴,到2015年网约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行,再到2016年初多方博弈网约车新政。一部新政的出台,必然涉及多方的利益,如何兼顾改革、稳定和发展,成为政策制定者必须权衡的课题。网约车新政出台过程中,不仅相关部委反复调研,上海、义乌等地也积极探索,各个省市充分讨论,网约车平台与出租车公司更是各抒己见。最终出炉的新政,基本上成为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网约车只是诸多新生事物中的一个代表,但网约车治理的经验却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闭门造车不可取,立法更应打开门。监管机构需要有更敏锐的观察、更广泛的调研和更冷静的思考,新兴企业需要更充分的表达、更用心的发展和更理智的自律。网约车的实践证明,政府和市场能够实现理清边界、良性互动,既有业态和新生业态也能够协调发展、健康代谢。【详细

  网约车合法化,善政更需善为

  制定文件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是把行业和属地细则做好,把改革落到实处。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不搞全国“一把尺子量到底”,大都市有大都市的做法,小县城有小县城的情况,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给予各地充分的自主权。如果说设计改革需要总揽全局的认识论智慧,那么落实改革则需要调和鼎鼐的方法论艺术。文件制定的过程,经过10多个部门、100多次会议讨论,最大限度地兼顾各方利益,落实改革同样也应该周密部署、协调各方,既要有祛除沉疴的紧迫感,大胆推进管理创新,也要有循序渐进的方法论,牢牢把守安全稳定底线。改革不仅要看初衷,最终还是要靠效果检验。【详细

  网约车破冰,启示思维之变

  曾经坚冰一样的出租车行业传统结构土崩瓦解,固有利益灰飞烟灭。困扰行业发展的痼疾,诸如打车难打车贵的问题迎刃而解。社会是最大的赢家,市场是最大的赢家,整个出租车网约车行业具有了更大的竞争活力,更小的成本,更灵活的运作模式。更重要的是,这场政策的旷日持久的博弈对各级政府学会用“互联网+”的思维解决社会问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网约车出现到城城喊打如过街老鼠,再到如今的做一个合法光荣的纳税者,网约车的发展历程也表明,用增量的思维应对改革的阻力是行之有效的,当一件事物失去改革的动力时,与其在等待扯皮中消耗时间,不如引入外力推它一把。这样的改革思维同样也适用于各行各业。【详细

  微言大义:

  @还如初见:打破出租汽车垄断经营权,合理竞争,最终得益的肯定是老百姓。

  @玄梓23386:新规目的是规范网约车,确保乘客权益及乘车安全,也使服务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期,网约车这类新经济的兴起带来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去产能”带来的职工分流压力。网约车合法化的更大意义在于,它的种种正面示范效应,将有助于人们理解“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更深切体会“依法治国”的要义并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形成积极的预期。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