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知情人称六安市裕安区一99岁老太住在猪圈、厕所旁边的窝棚里,衣不蔽体生活不能自理,而老太儿孙成群却无人过问。安徽商报记者现场探访并向当地政府反映后,老人住的窝棚被拆除。经村里协调,老人儿女达成了轮流赡养老人的协议。老人一个儿媳说,老人是自己坚持住到窝棚,“不愿意麻烦儿子们”。(据中安在线)
老人的儿媳强调儿女们并不是对老人不管不问,因为“我们每天都给她送饭,否则早就饿死了”。这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早就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那对等自己家养的狗、马也不会饿着它们,如果只是给点东西吃就算尽了孝道的话,是不是对狗对马来说也是在尽孝呢?孝的关键不在能养,不在能让父母吃饱饭,而在于是否对父母存在恭敬之心。
这位老人的儿女们的问题恰恰在于,他们对老人未存恭敬之心,让老人活得毫无尊严可言。看看老人生活的是怎样的环境吧——“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不说,床板还断了,老人掉到床底下一夜都没爬起来;五平米左右的破房子,除了一张破床外几乎没有多余的空间;房子旁边就是厕所和猪圈,散发着难闻的臭味……
一位行将百岁的老人,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犬马尚且不如,何来人的尊严?让做母亲的活得如此无有尊严,做儿女的竟然还能辩解得振振有辞,难道就不觉得脸红么?或许他们早就不会为这样的事情感到脸红了吧,否则,仅仅是良心不安,便会让他们寝食难安了吧。
村干部说,“村里知道后狠狠批评、教育了老人的儿女们”——他们竟然不为自己的无视感到惭愧,却在事后扮作道德高尚者,当起了居高临下的批评者,真是咄咄怪事。很多人对乡村是存有某种美好的想象的,以为那里即使不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也必是邻里友善、亲情浓郁之邦。可事实是,在这位老人所处的乡村,不仅老人的儿女们无视老人的凄惨境遇,乡邻们多年来也少有问津者,甚至连负有乡村秩序维护之责的村干部也对此视而不见,这种完全无视他人痛苦的环境,恰恰是最令人心寒的。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到他人的痛苦而生恻隐之心,正是善意萌生的源头,也是社会向善的原动力。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对他们的痛苦有感同身受之感,甚至对他人的痛苦完全无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样的社会必然会迅速走向冷漠,而在一个冷漠的社会,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睡在猪圈旁的窝棚里而被人无视的那个人。
一位活得犬马不如的老人,映照出世间百态。如果说无法要求人人都能生恻隐之心,都能人心向善的话,老人所在村的村干部的冷漠则说明,某些肩负着某种责任的人对自己责任的无视,更是让人心生寒意。所以,在谴责老人儿女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有人为此提责,或者至少应该引咎辞职呢?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