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内外兼修” 实现快速发展

2016年07月18日 07:3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李遥远

  哈萨克斯坦自1991年12月独立后,在总统纳扎尔巴耶夫领导下稳步推进私有化、市场化改革,不仅较早走出经济低谷,还凭借自身资源优势促使经济迅速扩容,逐步成长为独联体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全球金融》杂志近日发布的世界最富裕国家排行榜也充分印证了近年哈萨克斯坦的快速发展,在这张涵盖185个国家的榜单中,哈萨克斯坦名列第50位,高居中亚国家之首。

  在短短20余年间,哈萨克斯坦之所以取得如此傲人的发展成就,首先得益于政局稳定提供坚实保障。哈萨克斯坦对外奉行“积极、实用、平衡”的方针政策,对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实现多民族和谐相处,齐心协力谋发展。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内外兼修”的治国韬略为哈带来了长期政局稳定。澳大利亚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最新发布的全球和平指数也显示,哈萨克斯坦是中亚最稳定的国家。毫无疑问,稳定的政局为哈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保障,确保了各项经济政策的延续性和有效性。

  其次,“扬长补短”为哈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前苏联解体后,所有新独立国家均在继承苏联“遗产”基础上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自然资源丰富的哈萨克斯坦自独立后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石油出口为国家大量创收。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借助国际原油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哈经济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与此同时,哈政府也清醒地认识到,宏观经济近年来稳定且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石油工业,如若过度依赖资源创收将使国家经济结构畸形化,甚至可能患上“荷兰病”(指因某初级产品部门异常兴盛而导致其他部门衰落的现象)。为此,哈积极推动农业领域私有化,使私营农场和个体农户取代原来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在大力推动发展农业的同时,哈还利用石油收入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工业、基础设施、创新工业等非资源领域,以期尽可能实现发展多样化,增强自身经济对外部因素冲击的抵御能力。

  第三,开放合作为哈经济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哈于2014年推出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完善交通道路基础设施为核心的“光明大道”经济计划,通过改善投资和贸易环境等具体措施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由此带来的中哈两国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哈国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国家投资吸引力不断提升。

  虽然,外国资本和技术在哈快速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打铁还需自身硬”。目前哈企业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仍然偏低,哈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外国制成品,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较低。为此,哈政府推出了以提高哈本国产品和服务所占比重为主要目标的“哈萨克斯坦含量”政策。通过政府强制手段,加大国产品采购力度,增加国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推动民族产业发展,为哈经济发展勾勒出光明的未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驻塔什干记者 李遥远)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