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家风,要有更多新意
叶乐峰
近日,一座以“传家风家训,享家珍家誉”为主旨的“家风堂”在福建龙海市埭美村揭牌。内设的“良方教子”“家誉满堂”“最美家庭”等8个展室,通过摆放祖先流传下来的族规、家规、荣誉等,展现并弘扬“闽南家风文化”。
家庭传承最重要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前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念。文脉不断,风俗不坠,一个家族才得以真正延续。过去,弘扬家风多停留在概念层面,看不见摸不着,难免有刻板的说教感。而“家风堂”创新了家风传播的形式和方式,令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无形中获得了良好家风的滋养。
家庭是社会的种子,家风是社会的养分。创新家风传播形式,需要体会家风文化的深刻内涵,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个旅游产品。家风不是狭隘的,而是包含着远大于血缘意义的文化意义。传承良好家风,不能局限于家庭内部,还应让好家风影响更多血缘之外的人。目前,全国各地通过开展家规家训征集、家风故事征文等各种形式传播家风文化,希望能有更多有新意的家风传播方式,让家风文化入脑更入心。
了解基层,不能只看材料
李 晓
一些部门到基层检查调研,“兵马”未动,却总喜欢让汇报材料“先行”。更有甚者,不顾基层同志是否忙得过来,发动“突袭”,硬性要求一两天内就弄个大型材料报上去,让基层叫苦不迭。
实际上,很多材料往往有“角度”、有“取舍”,光看材料,只是管中窥豹。上级部门若只拿材料作依据,看法难免会被材料左右,甚至因材料的“先入为主”,让检查调研失真失实。而对基层单位来说,也容易形成“出成绩靠总结”的路径依赖,对抓好实际工作,反而没了精力、心不在焉。
材料再扎实,经验再精炼,毕竟是“二手”的。材料好,只是“说”得好,检查调研,重点要看“做”得好不好。要掌握真情、提炼“真经”,应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去,深入生产建设、科研教育的一线去,带回观察,科学分析,以助于解决问题。若只热衷于凌空蹈虚的“材料学”,不仅作风飘浮无根,也无助于问题解决,更会失去基层信任。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