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职业农民上大学”也是一条“城镇化”之路

2016年06月23日 14:23   来源:CE.cn   

  新闻背景:

  近日,陕西省20名农民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他们将接受为期3年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记者从学校方面了解到,这些职业农民走的是学校自主招生渠道,经历了网上报名、审核、文化课考试和面试等“多重考验”,最终被成功录取。这也是陕西省首次出现职业农民上大学。(6月21日《新京报》)

    对“职业农民上大学”不必太意外

  从农民到大学生的身份跨越,难免令人吃惊,有媒体在转载新闻时,甚至称这是农民的“华丽转身”。但如果仔细分析陕西这次招录农民上大学之事,却并不意外。首先需要提醒,这次被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20名农民都有高中学历,并且是“职业农民”。这些农民不仅具有继续学习专业农业技能的需求,在当前的高校招录政策下,也符合被录取的条件。【详细

  2005年年底,农业部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培养职业农民。所谓职业农民,意为将农业作为主业来经营,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必须指出,职业农民不仅体现在以做农民为职业,还体现在具有专门的技能,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相对于传统农民,职业农民就应该是知识农民,必须在知识素养上有着让人刮目相看的一面。【详细

  职业农民上大学是顺应现代农业的需要

  职业农民不是一个与生俱来的先天身份,而是一个后天习得的社会角色。在现代社会,农业从业者显然不能仅仅依靠经验;一个真正的职业农民,也需要学习科学知识、农业文化和管理办法。在一个改革和创新的时代里,职业农民只有“强筋壮骨”,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风云中占据主动。【详细

  吸纳职业农民进大学,无疑与农业产业格局调整的大背景相契合。随着传统的小农模式逐步转化为现代化的规模化经营,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等资源加速向职业农民群体集聚。技术密集型农业,呼吁知识更快地向农村转移。这种“转移”,势必可以由多种方式展开,而不必拘泥于某个唯一选项。如陕西这般,录取职业农民进大学学习,当然也是值得尝试的努力之一。【详细

  “农民上大学”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提供现实路径

  农业从业人员数量锐减、老龄化趋势严重,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格局正在加剧,“无人种地”,已经是当下无法回避的逼仄现实。【详细】  

  20名职业农民上大学,虽然数量还不多,但随着这个数字逐年递增,这个群体会越来越大,这些职业农民在大学优先享受新技术的培训,优先接受新品种、新工艺的实验示范,既有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也有助于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让他们看到了学科学、用技术、扎根农村、发展农业的光明前途。有助于激励更多的农村青年“见贤思齐”,勇于上进,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科技水平的提高。【详细

  当然,单靠农民自身来实现现代农业远远不够,从其他市场主体汲取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必不可少,但也要防止其他主体对于农户的挤出效应,应是带动农民发展而不是代替农户生产。农业的稳定发展必须建立在以农业为终生职业、以乡村社会为基本生存空间的农民群体的基础之上。

  如果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的农村有望让城市更向往。为此,要把解决农业问题和农民、农村问题统筹考虑,多从农民的角度制定政策。特别是在引导土地有序流转等问题上,既要考虑农业规模效益竞争力,又要兼顾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社会稳定,防止因规模经营而导致农民失地失业。今后在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要素不平等交换的同时,要防止因强调城镇化而忽视农业、农村、农民。【详细

  微言大义:

  @徐小乖的小情绪:希望今后农民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一个身份。

  @Heiko十年踪迹十年心:这才是职业学校该干的事。培养有知识的农民,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农民阶层的科学水平。

  @深圳报业地产:从根上扶贫,赞!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我国有6.4亿农村常住人口和2.7亿农民工,农民还是最大的社会群体。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数量,走规模化农业道路。“职业农民上大学”可以说是增加农民“职业”属性、减少“身份”属性的有效途径。职业化后,农民“少而精”,使得农业生产率提高,从而吸引更多青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带动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这未尝不是一种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