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统计就业 要见数据更要见人

2016年06月08日 07:20   来源:西安晚报   然玉

  教育部官网6日消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各地各高校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统计机制,以精准统计为基础,重点摸清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毕业生状况。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6月7日《北京青年报》)

  “高校不得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这本就是一直以来的政策要求。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还是时常可以看到,不签“就业协议”就不得答辩、不得毕业等新闻。这事实上说明,一些高校为了完成就业考核指标,心态与行为已经极度扭曲。相较于学生们的真实就业情况,其似乎更关心纸面的数据光鲜。几乎可以预见,在“就业协议”等同于“有效就业”的统计口径内,校方难保不会采取投机取巧的手段操控数据。

  未防患于未然,教育部再次专门发文,强调要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精准统计机制”。此处所谓精准统计,无疑有着两个方面的指向。其一,就是要客观、中立地呈现现实,不以强迫签订就业协议等方式,制造“伪就业”的假象;其二,则意味着具体到人的信息收集,毕业生的求职地域、意愿、薪水等等要素,都要纳入一套完整的数据模型之内——从主要关注“整体面”到重视“每一个个体”,这无疑是难得的进步。

  精准统计就业情况,必然意味着,对传统统计方法的变革。在过去,高校统计就业情况,往往是粗线条的、单一维度的。其核心逻辑是,但凡学生提供了“就业凭证”,就可被视为有效就业纳入计算。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一套“从书面到书面”、“从文件到文件”的就业统计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学校强迫学生签订协议,或者伙同学生、企业伪造协议,其实都不难理解。

  长久以来,粗糙的就业考核方式,造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尴尬,那就是“就业数据”和“就业情况”发生脱节。相较于采取实际行动来推动学生真实就业,高校似乎更愿意千方百计拿到书面“就业凭证”了事……只见数字不见人,主要依据“就业协议”所形成的就业统计,因其与生俱来的机械性,故而实在难以具备可靠的参考价值。

  优化就业统计方式,要摆脱对“就业协议”的过度倚重,更要制止由此引发的权利倾轧与弄虚作假。这既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调整,也是一次关于责任的重申:高校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从不是制造一份亮眼的就业数据,而是努力让每一个毕业生能够真正有更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