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老宅比“供起来”保护好

2016年05月31日 10:54   来源:解放日报   

  ■仲富兰

  前几天,上海建筑协会在浦东一所老宅举行揭牌仪式。这所老宅子地处横沔古镇,距离迪士尼很近。它是一位叫王炎根的农民,几十年来用自己的心血、汗水与金钱建造起来的宅院。上世纪80年代起,他看到浦东农民的老宅子被快速地推倒、铲平,就想着应该留个念想。

  上海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建筑和街区,与市区的“石库门”“花园洋房”相对应,浦东老宅颇具江南民居特点。如果说市区汇聚了世界各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艺术精品,是历史建筑风貌区,那么浦东老宅可称之为上海人引以为傲的本土历史文化遗产。日前,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调研时强调,历史建筑、历史风貌是城市历史的延续、文化的积淀,做好历史建筑、历史风貌保护工作,是上海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城市日新月异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段讲话有重大意义。

  未列入遗产名录

  容易成保护盲点

  类似浦东老宅这些构筑物也许达不到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单的标准,但凝结了一定区域人群的集体记忆,是群体记忆遗产中的一个典型性元素。由于它们并不在文化遗产名录中,因此容易成为保护的盲点。但实际上,这些老宅子有重要的价值。仅以浦东老宅为例,我觉得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

  第一,浦东老宅是浦东地区文明发展的见证,是江南古建筑民居历史和上海城市历史研究的重要依凭。作为上海自古而来发展的象征和记忆符号,这些古民居建筑逐渐变得不可代替。可以说,它是浦东乃至整个上海历史价值的一个主要体现。

  第二,浦东老宅承载着上海人的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有过一句关于城市建设的诗意表达:“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人们记忆里故乡的那些人和事,是对故土往事的怀念,是一族一姓的祠堂、尘封的老宅、乡风民俗,乃至那一条弯弯的小河。其中,既有有形的物质,也有传承各种生活方式的记忆等非物质要素。

  第三,浦东老宅是不可移动文物,与原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不可分割,应该原地保护。如果利用得当,作为建筑文化遗产,它不仅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且能给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

  不是简单建筑物堆积

  而要成街区保护风貌

  城市建设有其必要性。然而,老屋和旧宅的消失,会带走承载美好回忆的场所。某种程度上,它还会削弱人们的历史记忆、地方认同,导致多样化地方文化的消解或断层。因此,有必要重视保护好老宅子。

  首先,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保护兼顾。在这方面,最近几十年是有过经验教训的。例如,偏重物质遗产保护的,大多关注建筑物和场地。所以,出现了很多到老宅“捡破烂”的所谓收藏家;而偏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则关注老宅的人或事。新形势下,应将二者结合起来,更多地将人、事、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唤起人们的共鸣。

  其次,避免“供”起来的保护,而要强调“活化”的保护。一些地方花费很大代价建设和维修,把老宅子“供”起来,让游客瞻仰朝拜,却无法沟通体验。这种保护有点像是给老宅子、老民居竖了墓碑,却接不上地气。保护的目的,是不让面向过去的信息丢失,而不是简单地让现代人向过去朝圣。

  “活化”则可以推动面向现在和未来的“输血”和“强化”,增强原有活力,实现面向下一代的传承和接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活化”是保护的一种好方法。

  最后,作为历史风貌而非简单地作为历史建筑加以保护。城市不是简单的建筑物堆积,城市的底蕴要靠风貌来体现。浦东老宅保护也不应只聚焦一幢幢简单的老宅子,而要成街区地保护风貌。保护工作既要符合历史建筑的原有功能,又要充分融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通过一幢一幢、一片一片的保护,充分发挥历史建筑和街区的公共功能、公共空间作用,并使之焕发青春。此外,一旦有了规划,就要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把历史建筑、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具体来看,老宅可以尝试与民宿相结合。既要保留好、保护好那些年代久远的祠堂、老宅等,也要保留、传承各种生活方式和记忆,以彰显美丽乡村的文化底蕴、文化魅力。同时,立意要高、眼界要宽,按照政策法规办事。当前有一个现实问题需要解决,就是理顺老宅与违章建筑的关系。这方面,可以借鉴英国、法国等域外制度经验,建立合理的老宅建筑产权制度,并实现老宅子保护与城市规划相配套、发挥专业咨询机构等非盈利组织的作用等。

  (作者为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