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劣学位论文何以通过层层评阅

2016年05月26日 07:16   来源:广州日报   练洪洋

   “只要随便堆砌几万个文字,通过答辩,就能从‘博士生’摇身一变为‘博士’。这样的‘博士’到底价值几何?”今年4月,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吉德在评审一篇教育部抽检的博士论文后,称该论文差到让他愤怒。他在博客中就此事写道,强烈建议教育部有关部门追查论文的相关单位和作者的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冲冠一怒为博士论文,假如“愤怒”有貌可名,陈吉德教授这个愤怒大概可以称上“漂亮的愤怒”。一篇“毛病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的博士论文——如果还能称作“论文”的话——居然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层层审阅,让执笔者获得博士学位,这个玩笑未免开大了。有人认为陈吉德教授在炒作,这种先入为主的恶意揣测令人讨厌,就算是炒作,学术界也需要这种“炒作”。因为,在当下,像陈吉德教授这样敢于跳出“学术江湖”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博士,在公众眼中就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博学之士”,这位博士何以如此不走心?或许他是在职读博,根本没法静下心来做学问;或者混个文凭而已,志不在此,无所用心;或者受到网络影响,语言活泼有余、规范不足……这些都是他个人的事,公众更关心的是,如此论文是如何制造出来并通过层层“质检”?应该说,为了防止论文注水、提升论文质量,高校也有一套明规则,从开题、评阅到论文答辩,一环扣一环。譬如盲审,将博士论文作者和导师姓名隐去,送给校外的同行专家评阅,以保证公正性。如果盲审没通过,博士研究生必须修改论文,重新送审。修改之后答辩通不过,就要延期毕业。

  “盲审”“校外专家”等制度设计,旨在以程序正义保障实质正义,可惜硬制度得不到硬执行,一旦遇上“学术熟人社会”,或者说“学术江湖”,制度效能不免要打折扣。据圈内人士透露,就算作者和导师的名字都隐了,但许多专业的学术圈子通常很小,评审专家就算没被“打招呼”,看看题目也能大致判断出自哪位同行的弟子之手,评审难免“手下留情”。况且,博士研究生导师们常常互相担任答辩评委,相互之间有来往,答辩时或多或少也会受到人情影响。不能说所有导师都这么功利与不负责任,许多学术中人也对此深恶痛绝的,只是身在江湖,有时很难办。

  在这种语境下,从个人收益考量,选择妥协、与潜规则合作无疑是一种优势策略。陈吉德教授拍案而起,不但让别人难堪、难受,甚至令别人利益受损(博士、导师乃至学校),对自己恐怕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自身也是学术中人,也要与同行打交道。许多参与博士硕士论文抽查的专家教授遇到同类情况时,在经历一番学术与人情的挣扎之后,也往往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但是,对博士培养、对学术自净而言,“陈吉德式愤怒”无异于空谷足音,弥足珍贵。假如,参与博士论文评审的教授们都本着学术良心行事,以学术规范规范学术行为,无论博士研究生本人、博士生导师、学校,还是学术本身,都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在学术不端或博士论文注水中,博士生导师、博士点、学校也是受害者,对学术的负面影响更是深远。

  一流教授,不唯有一流学识,还需一流责任感,敢于冲破人情羁绊,挺直腰杆,对伤害学术的行为说“不”。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