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出现一则帖文称,一位乘客乘飞机从北京到温州,因为自己坐的是经济舱,但由于帮同事拿行李坐了头等舱的摆渡车,需要额外收费,结果,300米左右的距离收费398元。为此,他觉得不合理。(5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
据称,当事人回到家后怎么想都感到不爽,有种被宰的感觉。但问题是,他的那位坐头等舱的领导,对这样的天价收费,或许早已习以为常。即使被宰,也无所谓。毕竟,人家享受了“贵宾”的待遇。
正如温州机场所说,这笔天价摆渡费中,其实还包括了贵宾室的费用,虽然这位乘客只乘坐了摆渡车,但“一旦上了贵宾车就表明已经接待了这批客人”,因此他还得和他的那位领导一样,按“贵宾”收取贵宾室的费用。
这样,这就不只是个天价摆渡费的问题,而是机场依然以贵宾室牟利的问题。而早在2014年7月,国资委就要求民航、金融、电信等行业关闭在机场、火车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的贵宾室,截止时间为当年9月30日。显然,贵宾室直到现在仍照开不误。
开设贵宾室,无非是出于效益最大化的考虑。比如,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企业主已占到中国高净值人群的70%以上,而公款消费更是财大气粗,因此机场纷纷把目光瞄准这些早已习惯于一掷千金的高端客户,就是为了更多地分享这块“蛋糕”。
其实,对于贵宾室早有“媚富”“媚官”的非议,比如官员享受贵宾厅待遇,无疑是挥霍浪费公帑,开设贵宾室,其实是开腐败的口子。而当大量的服务资源纷纷向“贵宾”倾斜,无论官员富人,如此的特权,当然是以损害其他消费者的权益为代价,这显然是一种社会不公。也因此,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防止官员奢靡之风盛行,防止国企、政府部门铺张浪费,收回这些VIP客户的“特权”势在必行。
然而如果不是这位乘客的曝光,人们并不知道明令关闭贵宾室已近两年,但温州机场依然置若罔闻。而且,很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现在看来,杜绝这类问题,不仅要靠自律,更要靠有关方面强有力的监管。追求效益无可厚非,但于民航等行业,更有着应该担当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