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商银行巡视整改情况通报中提到,“总行管理的691名干部中,有220名干部的配偶、子女共240人在系统内工作”,“近亲繁殖”现象引发公众关注。记者调查发现,近一年来,中央巡视组、各地的地方巡视组已披露多个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存在违规招聘近亲属问题。在一些单位,通过“萝卜招聘”、绕道进人、内部照顾、交叉安排等方式,“近亲繁殖”现象多有出现。(5月5日 新华社)
从生物学上讲,近亲繁殖会导致后代发育上的畸形和缺陷。同样,国有企事业单位“近亲繁殖”也会带来一系列危害。首先,容易滋生“近亲繁殖”的,往往是银行、电力、石油等福利优厚的垄断行业。“近亲繁殖”在无形中构成了对就业资源的垄断,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让矛盾和对立日益激化;其次,违规招收大量职工子弟,让企业失去了引进真正所需优秀人才的机会,也给自身埋下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隐患。此外,“近亲繁殖”以及随之而来的任人唯亲、照顾提拔等问题,会在单位内部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风气,影响到其他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近年来,在中央层面,先后出台《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任职和公务回避暂行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对防止“近亲繁殖”作出了明确规定。但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问题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除了相关制度没有很好地执行,对违规者没有作出严肃处理,使制度缺乏有效的震慑力外,还在于招聘的权力仍掌握在国企事业单位自己手中。
比如,根据规定,“企业领导人员在录用、聘用、调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等公务活动中,涉及本人和亲属时,不得参加有关调查、讨论、审核、决定,也不得以任何方式施加影响。”但在现实中,很多时候根本不用领导亲自过问,下面的人早就心照不宣地为领导子女量身定做好了招聘条件,开通了“绿色直通车”。再比如,眼下许多地方明确规定国企领导人员实行任职回避制度,怎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企业领导私下达成约定,互相通过“萝卜招聘”方式帮助对方子女进企业,甚至相互帮助职务晋升。
俗话说,同一把刀削不了它的把儿。面对自己的子女和社会求职者,很少有人能够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公正。遏制国企“近亲繁殖”,除了进一步加大对招聘的监督和追责力度外,不妨考虑将国企招聘员工的权力收回,交由独立的第三方运作。近年来,不少民企开始采用第三方测评的方式选拔人才,就有效提高了招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