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成都市明宇金融广场上班的王徐每天都在和人抢车位,“周围商业停车位简直‘奇货可居’。平均每天收费22块,还常常找不到车位。”从去年年底,他不再开着车到处转悠,而是提前打开一款停车软件,搜寻附近某住宅小区的停车位——一些车位主人因为上班离开车位闲置,会在软件上出租车位。停一天下来,收费要比附近商业停车场便宜七八块钱。(4月20日《成都商报》)
“停车难”问题正在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私家车主,一些国内城市,一些创业者、政府机构,则希望借助“分享经济”的理念,来解决这一问题,那就是“闲时车位分享”。具体说来,就是由开发者提供一款手机APP供拥有车辆和车位的市民下载,当一位市民因为上班、外出旅游等因素而让自己的停车位闲置,那么附近那些需要停车的车主就可以通过这款软件找到这个车位,前来有偿停车。
一方面是车位紧张,另一方面是大量车位闲置,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分享经济”的一个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调动更多人参与进来,然后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实现共赢。
但令人意外的是,相当一部分的“闲时车位”都位于居民小区之内,而小区外车辆要进入小区,首先要过物业门岗这道关。尽管手机APP的设计者们已经把物业利润分成考虑在内,但多数物业觉得和这点“小钱”相比,自己因此承担的责任太大而拒绝合作,比如外来车辆进入本小区,撞了人,出了事故如何向业主交代?业主向自己索赔怎么办?为此,也只能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一方面通过市场的力量,让物业在“分享经济”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利润分成,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二是考虑以地方条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鼓励开放,加强引导和规范,为“闲时车位共享”扫清障碍。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