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大爷报假警求聊天”让谁汗颜?

2016年04月20日 09:27   来源:中国江苏网   艾才国

  马鞍山市某小区居民李大爷总是在凌晨两三点拨打110,谎称自己摔倒,尔后泡好茶等民警,要求民警与他聊聊天。(4月19日《中安在线》)

  本来,年近七旬的李大爷完全有条件享受天伦之乐,赡养天年,他有儿有女,子孙满堂,但他仍然一个人居住,成了“空巢老人”,如今,白天还好,有老伙伴们陪着,可毎到夜深人静,他寂寞无聊,居然报假警求聊天,这一真实的悲情故事折射出“空巢老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出现了“空巢”,它已不再是一道伦理课题,而是一道社会课题。

  目前,我国“空巢家庭”已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而且“空巢化”还在继续,到“十二五”末,全国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l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些老人们辛苦一生奉献一世将子女们教育成“龙”培养成“凤”,到头来却“子欲孝而亲不在”,南京市竟有老人们用“不用工资当保姆找人说说话”来宣泄郁结于心的情感,打发寂寞无聊的时光。

  其实,年近七旬的李大爷用报假警求聊天的荒诞剧情让多少孝男孝女们为之汗颜,这绝不能当作故事一听了之,当你们沦为“房奴”、“卡奴”、“车奴”的时候,想没想过“空巢”老人们“出门一把锁、进门—盏灯”的孤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煎熬、“翘首盼团圆、低头思儿女”的心情……?在你们元宵节PK情人节的时候,想没想过给独居的老人们打一个电话传递一下亲情?送一件礼物表达一个爱心?尽管你们的理由有一堆:工作忙、赚钱忙、教育孩子忙……,但这些理由都不能成为你拒绝表达孝心的理由,因为凡事能等,孝敬父母不能等!

  当然,李大爷用报假警求聊天的荒诞剧情也让政府、社会汗颜。关心“空巢老人”精神生活作为一个社会命题,它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努力工作,作为政府而言,要加大老年大学、老年人文化娱乐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展老年人文化娱乐的空间;作为社会来说,要加大老年社团建设,积极开展老年人志愿服务,打通服务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最后一公里”;作为子女来说,要成为关心和抚慰老年人的精神支柱,不仅是平时电话里的嘘寒问暖,更要:“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