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马拉松的虚火该降了

2016年04月18日 07:4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武汉、厦门、上海、广州、北京……近年来,城市马拉松赛事火得很,承办过赛事的城市名单越来越长,大有超过一场马拉松长跑里程之势。

  城市马拉松成为“网红”,固然与人们的运动意识增强、消费水平升级有关,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真正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城市管理者的大力推动:用一场赛事之“马”拉动城市形象提升、旅游经济走旺的“大车”,何乐而不为?

  不过,几乎每一场城市马拉松后,都会有关于举办城市的质疑之声。比如,4月10日落幕的“汉马”,两万参与者中就传出3263人次接受现场诊治及保健,医院因备药不足,临时到附近药店买药;此前的广东清远马拉松上,两万参赛选手中竟有12208人次接受救治,甚至还发生多名选手把组委会分发的香皂当成饼干误食的奇葩事儿。因一场赛事而暴露出交通规划、公共服务等诸多问题,恐怕并不是城市管理者想要的结果。那么,城市马拉松的正确打开方式,究竟是什么呢?

  城市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对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一场综合性、全方位、高强度的检验。参赛选手的选择、赛前知识的宣传、比赛线路的划定、交通后续影响的预案、沿线公共服务的布点、相关城市资源的调度……对城市管理者都是考验。比如,国际田联规定,马拉松参赛者的身体情况须得到比赛医疗机构的认可才能参加比赛。这项规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落实?在大量“发烧友”参与的情况下,医疗救援组织工作、突发情况处理能力,是否做足了功课?又比如,能否避免因过度封路且提醒不及时导致的交通严重拥堵现象?可以说,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

  城市马拉松带来的“福利”,已然超越了一场单纯的体育赛事。事实上,马拉松带来的影响力和公众的参与程度,超过了很多传统项目,它包含着明显的国际性、时尚性、年轻化、商业性与社交功能。也正因如此,城市管理者不能只把眼睛盯着赛前、赛中,而忽视了赛后。赛前“来也匆匆”,赛后“去也匆匆”,以这样的态度发展体育运动、提升城市知名度,很不科学。城市管理者应深挖当地的文化禀赋、旅游资源、历史积淀,让这些具有较强独特性、较高认知度的名片,与马拉松品牌的世界性影响有机融合起来,并借助参赛者、大众传媒迅速放大。这对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可谓事半功倍。

  马拉松对一座城市国际化和知名度的作用确实不可忽视,不过,从长远发展来看,一个城市的国际化,更需要依靠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使人员、物流、信息等要素融入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分工中;一个城市的美誉度,更需要城市在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上长期着力,依托硬件、软件的“双改善”打造可持续的品牌形象。而这些,都不可能依靠个别体育赛事一蹴而就。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蒋欣怡)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