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魏永康退学就值得感伤吗?

2016年04月08日 06:37   来源:红网   柯锐

  这是一个有关“神童”和他母亲的故事。媒体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了哀伤的调子,“伤仲永”的典故一再被提及,仿佛这是一个现代版“伤仲永”故事。

  4月7日的《广州日报》报道说: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他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从此,“神童”魏永康和母亲曾学梅,就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

  “伤仲永”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它讲的是一个名叫方仲永的人,由幼时的通达聪慧最终变成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作者王安石之所以感伤,是因为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从人物的经历看,魏永康和方仲永的经历确有相似之处。可是,对于这种变化,今天的我们,还需要像近千年前的王安石一样,重复发出感伤的浩叹吗?大可不必。

  由于文化传统等多种原因,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总有种期待子女光宗耀祖的情结。许多父母,特别是感到自己人生不如意时,希望在子女身上弥补遗憾,或移植自己的某种理想。就像新闻中的“神童”母亲曾学梅一样,自己没有上过大学,但还是坚持学习,并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影响儿子。儿子1岁多就开始教他写字,甚至,为了让儿子专心学习,还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可是,等到孩子独自面对生活时,才发现他已缺乏基本的生活能力,遑论成为她眼中的所谓天才。

  曾学梅的痛苦是真实的,教训是深刻的,但是她和许多父母一样,可能至今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权利意识已经觉醒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位父母都并不享有将孩子做教育“标本”的权力,即使是出于善心和好意。

  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就人的智商而言,智商特别高的和特别低的均为少数,大多数人的智商差异并不大。个人的成就,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勤奋和积累。再者,父母的任务是要尽到抚养义务,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所谓天才也好,庸才也罢,根本上那是孩子自己的事。

  因此,作为曾经的“神童”之母,曾学梅其实没必要如此悲伤。儿子魏永康目前已有稳定的工作,有了平静的家庭,只要人格健全,积极向上,做回一个普通人,又有什么不好呢?难道一定要成为高学历、高收入的所谓功成名就者才算是成功的人生吗?并非如此。

  虽然“神童”情结自古有之,但是现代教育并不需要寻求所谓神童。教育家蔡元培有云,“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现代教育应重在对孩子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格的养成。反之,以成人的视角去拔苗助长、灌输知识,将是有害的,这不但会侵害儿童的童年生活权利,还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不必迷恋制造“神童”,新闻媒体报道所谓“神童”时也应更理性客观。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