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图书馆,不妨融入社区文化

2016年04月06日 07:20   来源:广州日报   谭敏

  近日,有市民发现,天河路和天河东路原有的3台自助图书馆不见了。有知情者透露,由天河区一部门出资购买服务的13台自助图书馆,因3年合同期满未再续约将全部撤掉。至于撤掉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借阅需求不足。

  这两年自助图书馆在全国遍地开花,北京、厦门、合肥、南宁等许多城市都推出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大多也都是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来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个补充和延伸。广州首个自助图书馆是2012年初在文化公园投入使用的,后来,又相继在番禺、越秀、南沙、白云、天河等区推广。这些自助图书馆冷热不均。比如,白云万达广场内的服务点就借阅率比较高,文化公园内的则门可罗雀。

  广州目前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并不多,每80万人才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而在去年年底发布的《广州市民阅读行为与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调查报告》显示,没有使用公共图书馆的人中,有三成是因为距离太远。因此,用方便的自助图书馆来弥补公共图书馆数量少和借阅不够方便的不足,对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具有积极意义。

  自助图书馆的冷热不均,并非是真实需求不足,要知道,广州人的读书热情是很高的,当当网发布的《2014当当中国图书消费报告》显示,在以城市为单位的城市图书消费榜排名中广州占据首位。冷热不均更多地说明,要把自助图书馆这件好事做好,还需要更加精准化的服务,应当在选址和服务上多下些功夫,以增加借阅需求。

  从选址上看,在自助图书馆设置之初,或许应该先做一些调查,哪些书受欢迎,哪里更方便读者借还图书,这样就不至于陷入无人借阅的尴尬。在我看来,最方便的地方莫过于建在社区里。首先,市民散步买菜之余,学生放学回家之际,就在家门口顺便借两本书回家,借书不用专门跑图书馆了,就像买瓶饮料那么简单,无疑会拉近读者与阅读的距离。其次,如今许多人都习惯电子阅读和手机上的碎片阅读。将自助图书馆建在社区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在社区里培养阅读纸质书籍的习惯和兴趣,而且,不少新社区都配建有图书室却因为没有书而闲置,有了自助图书馆,可以在社区里营造书香满溢的氛围,可谓一举多得。从服务上看,不少人吐槽自助图书馆书籍更新速度慢,故障频发。现在借书都是电子化的,用大数据管理,哪些图书受欢迎借阅一目了然,更新速度和解决故障问题,则更多需要服务的用心。

  公共图书馆既是一个城市文化水平的直接体现,也承担着城市文化培育的重要功能。作为文化公共服务的一部分,通过自助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神经末梢在社区延伸,让公共图书馆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更多的市民能够走进图书馆,亲近书籍,爱上阅读,于打造图书馆之城和世界文化名城不无裨益。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