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廊道真能“吹霾”?

2016年02月24日 08:10   来源:红网   知风

  近日,北京将打造城市通风廊道治霾的消息引发热议。通风廊道的规划设想缘何而生?沿线地区是否会大拆大建?北京雾霾会否吹向周边?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专访了北京中心城通风廊道系统构建项目组,独家揭秘通风廊道的规划始末及预期效果。(2月23日澎湃新闻网)

  首先声明,笔者不是专业人士,只是用一些生活经验,对“通道吹霾”谈一点个人看法。因为,“通道吹霾”虽说是前所未有的规划设想,但其原理似乎很简单,通俗地说,就相当于“穿堂风”,作用也近似于厨房里的换气扇。那么,稍有点生活常识的人,也可以做一些“发散性”思维。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副主任何永认为,“通风廊道系统构建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密集区的风热环境,缓解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在污染排放不减、气象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单靠通风廊道不能解决雾霾问题。但是可以肯定,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网络的形成对改善微气候有效,对促进污染物扩散有一定辅助作用。”显然,对“通风”和“治霾”,相关专业人士也是存疑的,而被肯定的“缓解热岛效应”,也只能是“改善微气候”。

  这正是笔者所担心的。小时候,我居住的大杂院里,存留着解放前一个大户人家的大厅,被隔成住房后留下了一条通道,这就是我们避暑的最好去处。如果按照这条通道在这个大杂院里所占的空间比例,肯定不比设想中的北京“通道”占城市的空间小。那么,我居住的院子里的通道,一点也没有改变整个院子的气温,孩子们必须挤在通道里才觉得凉快。如此说来,若干条通风廊道,能不能影响到偌大的北京城的气温或空气质量?

  从理论上说,通风廊道是具有改善空间环境作用的,就如大型室内空间的新风系统。但是,要达到室内空气的有效置换,进风和出风的流量要与空间容量匹配。因此,一般家庭除了在厨房安装换气扇,一般也不会给整幢住房安装新风设施,就是考虑到运行成本。那么,在开放的城市空间里,需要多大的换气量,才能使通风廊道以外的更大空间产生效果?况且,室内新风系统是有源可控的,而通风廊道还得依靠自然形成的“穿堂风”。这在外行看来,似乎有点不着边际。

  据此,剩下的问题就是通风廊道的能量了。如果通风廊道只是形成改善微气候的效果,就等于是多了几处“纳凉”的去处,和分别安装在室内的空调和空气净化器差不多。而要让通风廊道发挥作用,在净化空气的能力上,达到一台通风设备相对于一个关闭的空间的作用,不是有没有这种可能,而是投入的工程量有多大?在一个已经成型的城市里是不是可行?尽管相关方面表示“这5条一级通风廊道是基于北京市目前的城市建设密度和开阔程度划定的5条线路,而不是重新开辟,所以不会大拆大建。”但从效率上必然涉及分布上合理性上,不“重新开辟”的布局,会不会这样“恰好”?

  实际上,在城市规划设计上,结合通风廊道是古代“风水学”就注意到了的。现在还保留的有些建筑,夏天不用开空调,冬季不用暖气的也有。而当现在的城市建设都基本不考虑这些因素,而在既成的格局上在重新增设通风廊道,新华社对北京通道吹霾的“三问”,也是公众所关心的。而笔者更担心的是建成后的实际效果,这毕竟不是拓宽一条马路那么简单。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