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时期以来,全球市场震荡不止,其中以美元为主导的储备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不稳定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的崛起,与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被严重低估形成巨大反差。针对金融风险防范和危机救助,各国外汇储备所能提供的自保能力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这些问题都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成了新的挑战,建设多元化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机构的治理格局,建设全球金融安全网,成为本轮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治理结构方面有所改善。2015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实现了发展中国家货币成为储备货币的零的突破,这不仅改善了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的代表性,也标志着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与此同时,2010年IMF确立的一揽子改革方案有望在2016年得以执行,基金组织总份额因此扩大1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份额和投票权有所提高。在危机防范和救助方面,目前已形成一个包括多边安排、区域机制、双边货币互换和单个国家外汇储备在内的多层级全球金融安全网络。
但是,全球经济复苏不稳以及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依然令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国际金融合作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应对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成为各国决策者面临的重要难题。当前主要国家货币政策走向分化,国家政策外溢性增加,市场波动传染性加强,这对国际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币值变动存在贬值倾向,过去几个月,主要表现为多种货币对美元贬值,其中人民币的波动备受关注。如何引导市场预期并避免市场过度波动,是各国货币当局普遍面临的难题,需加强彼此间政策对话并探索新的合作形式。
缓解国际资本流动风险是各国面临的另一项挑战。针对资本流动管理,各国有各自的政策清单。在金融风险积聚、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分化性走势异常敏感的情况下,加强资本管制的呼声得到了更多响应,尤其是针对资本流出制定严格的管制措施备受关注。在全球层面,IMF对成员国采取何种资本流动管理措施有相当的宽容度,但在资本流动诱因持续存在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流动的易变性没有改变。有观点认为,应对投机性资本流动采取类似于征收“托宾税”(对现货外汇交易征收全球统一的交易税)的方式。虽然目前对其可行性存在争议,但是否需要采取联合行动遏制短期资本流动的破坏性,已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全球金融安全网中,美元目前仍发挥核心作用,全球流动性的增减深受美联储政策影响,如何化解储备货币多元化过渡期出现的金融风险,将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