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记者春节期间在鄂西山区采访发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了一大批“有车族”。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儿,然而据一些村干部介绍,不少农村“有车族”其实负债累累,买辆小轿车并非因为生活富足,而是出于相互攀比“争脸面”。
谢伟锋(江西):购买汽车的前提就一定是要“生活富足”吗?这不一定吧。城里人购买汽车,很多都是按揭贷款。当然,没有一次性付车款,或许和生活富足没直接联系,但至少证明用“明天的钱来买今天的车”并不鲜见。而很多农民无法提供正式工作单位证明,走不了金融服务的通道,也就只能“东拼西凑”的来付车款。这其实是一个性质和语境。但城里人借钱,就是赶时髦,农村人借钱,就是攀比,这显然有失公允。
主持人: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在同一事物上的城乡不同评判标准,农村有车族被认为是攀比,而放在城市就少有这方面的指责。
张贵峰(湖北):无论是“攀比购车”,还是其他“攀比风”,难道仅仅只是农村独有而城市所无的现象和风气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不争的事实是,基于“争脸面”虚荣心理的“攀比风”,不仅农村人,城里人同样普遍存在。城里人相互攀比的种类名目,实际上更为繁多、无所不包,如“比穿戴、比职位、比投资、比孩子……”而既然如此——“攀比风”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城乡差别,那么又何必只紧盯着“农村攀比风”呢?
主持人:节后归来,有很多人都在写农村的见闻,不少文章都不无感伤地表述了乡愁无处安放的担忧,也反映出了目前农村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有些观点和论述夹杂了过多的个人情绪,如何看待这种舆论氛围?
朱昌俊(四川):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农村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变化,其实早就受到社会学家们的关注。一个共识是,随着农村家庭收入的提升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当前不少农村的消费方式和水平其实正在不断向城市靠近。不管怎样,农村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城镇化,这本身都是一种进步。再退一步而言,包括家庭消费在内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说到底是私域之事,动辄被公共舆论以“攀比”“陋习”这样的大词作定性,不仅有舆论暴力之嫌,对于缓解城乡之间的隔阂更是有害无益。对于农村变化的记录与观察,其实是一件好事。但倘若这种看似“零度叙事”的“返乡笔记”,不能带有叙事者应有的“温度”,不能平视现象所昭示出的农村发展变化的趋势,那么,这样的记录未尝不是建立在先入为主的价值评判和扭曲之上,不过是一种加深误解和偏见的戴有色眼镜的记录,这样的公共叙事,还是少一点为好。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