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圈养”学生,不该成“死结”

2016年01月22日 08:01   来源:广州日报   李琼

  可能对每个人而言,课间十分钟都承载着小学时代最欢乐的记忆。但是现在,这仅有的宝贵十分钟,也被层层规矩给捆了起来。有上海的小学规定“课间不能上操场”,北京有的小学则更严厉:除了喝水和上厕所,学生不可以出教室。

  不难看出,这样的苛刻捆绑,几乎就要消灭了课间活动本身。也就是说,在课间这个被“放出鸟笼”的十分钟,我们很难再看到孩子们在操场上蹦蹦跳跳的场景,“只能休息,不能活动”的“课间圈养”成为普遍模式。

  面对社会各方对孩子们“不能活动”的担忧,校方的理由听起来很充分:怕学生受伤,怕承担责任。去操场更易发生安全事故,活动带来的冲撞是受伤的“罪魁祸首”。既然是“高危地带”,那就索性划定“禁区”,课间只休息不活动了。

  这样一来,学生是更“安全”了,学校麻烦少了。但问题的关键是,孩子们的课间活动是不是必须的牺牲品,这样的牺牲和放弃,青少年体质健康上的代价有多大?校方固然安全监护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但课间十分钟是不是就必然成为一个无法两全的“死结”?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海在全国首个试点推出“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专项保障基金”,学生在一起校园运动伤害事故中受伤,无论学校是否对此事承担责任,基金都会予以赔付。从解决“家长怕受伤、学校怕担责”的共性难题出发,这样的尝试和探索,值得肯定。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赔不赔钱,由谁赔钱,还只是改变“课间圈养”的一个方面。要触动更多的探索和变革,基点还在于管理思维上的转变。

  如果孩子的课外活动成了教育管理者眼里的“包袱”,从哪里去寻找给课间活动“松绑”的动力?如果进入操场、活蹦乱跳就是当然的“麻烦”,那我们在校园管理上是不是还得能少则少?要不要课间活动,课间应该有怎样的活动,表面看是个责任和赔付问题,根本上则是个教育方向和管理思维问题。

  说到底,我们的管理再麻烦,安全上的压力再大,我们都要还校园活动以本来的意义。安全固然是“第一”,但安全不是“唯一”,不是只要安全不要其他,更不是为了安全,对孩子们的课间活动禁锢得越严越好,越死越好。看看现在的教育现实,春游也好,课间活动也罢,莫不如此。

  在基础上,更深层的追问则是,我们应该从管理的方便和“安全”出发,扼杀孩子们的天性和活动的需要,还是以孩子们的普遍健康为前提,在科学管理和安全保障上多想办法?明确这样的选择,才能从根本上让课间活动走出管理思维上的“高危地带”,拥有其欢乐和健康的本质。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