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简历“注水”的违规成本

2016年01月08日 07:1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共青团员“眨眼间”成了共产党员、短期培训成了名校毕业……高校就业季来临,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行为,在个别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已成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比拼造假现象。

  【微评】简历“注水”这种不良风气,严重危害社会公平正义。由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相应沟通机制,社会上也没有统一的诚信数据库,求职者的简历一旦被查出“注水”,顶多是失去当前的求职机会,并不影响以后求职,简历“注水”的成本很低。对此,应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曝光不诚信行为,在人才交流中心设立求职者“黑名单”制度,方便用人单位查询,以减少失信行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