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的小蔡,怎么也没想到,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竟因为一份手写的简历,直接被公司PASS掉!经询问后得知,原来,小蔡在400字的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这也成了公司人事主管PASS掉她的重要理由。回忆起此事,小蔡懊恼不已。(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7版)
错别字多多,固然与现代人没有书写习惯,交流多用短信、邮件替代有关,但更与一个人粗心、马虎,对汉字没有足够的认知有关。照理,一名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手写文字经历,即便不做专门的训练,仅海量的作业习题就离不开汉字书写。400字简历中居然有24个错别字,怎么也说不过去。
但或许问题就出在这海量的书写经历中。在作业答题的书写中,教师只注重结果,对错别字不关注。作业甚至作文中的错别字都被忽略,这不得不说是当下教育的短板。
另需注意的,是大学阶段教育对汉字书写的全盘忽视,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更引导着学生扔下了手中的笔。以致大学毕业生在“小河沟里翻船”:因为错别字,遭遇用人单位的淘汰。
根本上说,汉语、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符号载体,必须搞好传承。我们很难想象一部错别字连篇的汉语文本,能够被人愉快地接受,并生出崇敬、敬畏之意。前不久,媒体报道的历代名家书信手稿,俨然带给我们一场视觉盛宴、一道文化大餐。钦佩同时,我们无不感慨万千。
借此,我们不得不提醒国人,千万不要被电脑键盘和手机屏废了一手好字,这太可惜。同时更需当下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反思,我们培养的学生竟因手写简历中的错别字而影响就业,这太不值。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