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为何需要城乡协调发展?

2015年12月28日 11:00   来源:东方网   曹东勃

  日前,《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正式发布。《建议》全文遵循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原则,提纲挈领描绘了未来五年上海的发展战略和路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议》花了相当的笔墨来阐释“推进协调发展,整体优化城市发展格局”。

  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达到“唱和如一,宫商协调”,而非顾此失彼,进退两难,按下葫芦瓢又起,一波未平又一波。在发展的进程中,需要协调的主要是哪些方面呢?比如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之间,这其间的“关系万千重”,对于一个在现代化的征途上阔步前进的超大型国家而言,是必须不时留意和妥善处理的。

  众所周知,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也是具有开埠170多年历史的现代化都市。在解放前,这里是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在21世纪的今天,这里也被认为是最富国际化意蕴的、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特大城市。以至于,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座洋气的城市,还需要考虑什么“协调发展”的问题吗?

  答案是肯定的。上海是“一座城市”,这固然因为它叫“上海市”而非“上海省”或“上海县”,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有其道理所在。但我们也应当深刻认识到,上海并不仅仅是“一座城市”。从历史上看,1958年,原属江苏省的嘉定、上海、宝山、川沙、南汇、奉贤、金山、松江、青浦、崇明10县划归上海市管辖,使得上海市的面积扩大了约10倍,这一决策也对上海市平稳度过了此后的三年困难时期功不可没。可以说,正是当初从周边划过来的“大农村”成全和成就了“大上海”从风雨坎坷中一路走来,直到今天。

  随着上海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这些当初的农村地区,其产业结构和功能区划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即使如此,今日的上海郊区,仍有大片的基本农田、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域。郊区的不少农民,其收入和保障水平,较之城市居民而言,仍有一定的差距。从大城市、大农村、大郊区这样大开大阖的视角来看,上海的发展,就不只是城市区域单向度的光鲜亮丽,更需要城郊地区的协调跟进。

  几年前,我和我的同事曾专门做过一项对比,就是将上海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普通一员,考察其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与保障水平所处的位置。以往,以上海作为研究中心的长三角比较研究,往往流于整体性的省际比较,而无法穿透表象,校准作为一个特大都市的上海三农的真实水平。因此,必须放下直辖市的“身段”,以长三角其他兄弟城市作为参照的基本单位。换言之,必须首先承认它是一个有着农村区域的普通城市,其次才是一个省级的直辖市。否则,那种以一个市的状况与江浙两省相比所得出的优越感,其实并没有很大意义,至少在农业现代化这个问题上。这样比较下来,就很容易发现,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土地生产率、粮食单产水平、单位耕地面积上的农用机械动力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之差、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农村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与农村低保标准之差等指标上,上海的表现并不如江浙两省的一些地级市,有一些指标上的差距甚至很大,需要迎头赶上。

  在“三农”工作方面,上海是出实践经验、出政策模式的地方,比如本次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深化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面推广家庭农场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多功能都市现代农业”、“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些政策探索几乎都有着十年以上甚至近二十年的积累。

  即便如此,上海也仍然面临着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新的压力和挑战,必须致力于实现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全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了他三次考察离北京只有150公里的河北滦平县,虽然那里已经有很大的改变,但与北京的差距依然很大。他建议记者多去中西部地区看一看,因为上海和北京的发展,不能代表整个中国。

  用同样的视角,我们也可以说,中心城区不能代表整个上海。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城市和农村、城区和郊区、市民与农民,一个都不能少。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回溯过往,前瞻未来,人们有理由期待上海在城乡协调发展中补足发展短板、拓宽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厚植发展优势,谱写新的绚烂篇章。这既是上海十三五时期开局破题的关键之举,也是这座特大城市的难得机遇、光荣责任与历史担当。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