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来:“义和团心态”浮现于世值得警惕

2015年12月22日 09:41   来源:环球时报   周少来

  “义和团运动”已成历史云烟,功过自待史家评说。其本能性的爱国主义和抗御外侮精神值得缅怀,但夹杂其间的排外、盲动、激进和暴戾之气,似乎成为当今中国底层抗争运动的“隐性基因”,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时隐时现,成为我们公民人格走向健全的长久痼疾。

  浮现于世的“义和团心态”,众像百生百态,难以准确描绘。概而括之,可以归纳为四。

  一是单向归因。事件发生的起因及责任分担,人们往往把“罪过”全部归因、归责于“对方”或“敌方”,自己丝毫不承担任何责任。这是典型的“单向性归因”,在没有反思己过、完全归罪于对方的情况下,当事者似乎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可以完全抹黑、有罪推定甚至妖魔化对手。这在医患矛盾、投资失败等事故责任的划分中常可看到。这就为其后发生的过激极端行为,提供了认识论依据。

  二是极化思维。由于占据了自己设定的道德制高点,当事者更是“正义满腔、豪情万丈”,在所谓“道德豪情”的刺激下,往往不顾后果,不计成本,极力“置对手于死地”而后快。“宁可神州不长草,也要收复钓鱼岛”,就是这种“义和团心态”在国事中的反映。“两极思维”撕扯下的“正义方”,在非黑即白的推演中,任何极端、暴戾行为似乎有了道义依据,理性审慎、程序合法等法治思维淹没绝迹、无由生发。

  三是盲目盲从。群体性事件之所以能够衍化为群众性狂潮,原因就在于底层民众的从众心理:当事者可能因自己利益而遮蔽理性智慧,旁观者则可能因日常积怨而借机泄愤,加上别有动机者的挑拨聚合,一桩看似偶然的医患纠纷或城管事件,就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掀起社会性抗议巨浪。法治意识淡薄的传统遗续、法不责众的民众从众心态,自身利益时常受“挤压”的社会生存环境,更使基层民众盲目盲从的心态“如火浇油”。

  四是暴戾暴力。有了“单向归因”的对方罪过,有了“极化思维”的道德激愤,借助于盲目盲从者的推波助澜,似乎必然导致群体性事件中“暴戾暴力”现象的触目惊心。群体性狂潮中的暴力倾向,往往能使平日里的胆怯者抱团激励,积怨陈久者公开泄愤, 零散的软弱个体,借助于群众性的“暴戾行为”,似乎感受到了自身的力量和存在感。医患事件中暴力致死现象每每令人锥心痛之,“暴戾之气”若充盈弥漫社会,难免会挤压社会的公共安全空间,严重阻碍法治社会的建构和成熟。

  “义和团”所谓的“降神附体,刀枪不入”已成为历史笑料,当今中国早已走上了依法治国的康庄大道。化解矛盾和冲突于基层和萌芽,在扎实推进的民主法治轨道上,繁荣理性、宽容、平等、法治的文化氛围,这才是消除“义和团心态”萌生的社会土壤,构建民主和谐社会的长久之道。(作者是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