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与疯子间的“那一线”

2015年11月30日 07:09   来源:工人日报   叶雷

 

  赵春青 画

 

  精神健康有益,精神不健康则有害,一定是对的吗?如果你的追求只是度过平淡、毫无创意但在别人看来却是幸福的一生,也许是对的。但如果你想成功,你想成为精英,恐怕就未必了。应用心理学的高材生、作家姜文君在其著的《一流疯狂:精英的人格都是重口味》一书中透露,46%的作家、37%的画家、31%的作曲家、26%的哲学家、18%的科学家、17%的政治家,都有明显的“精神病”特征。无论是国外的林肯、丘吉尔、爱因斯坦、凡·高、海明威、贝多芬、乔布斯,还是中国历史上的舜帝、包拯、司马迁、屈原、蒲松龄……这些精英们都有“精神病”,这种精神病的现代学名就叫“双相情感障碍”。

  结论的得出,并不令人惊奇,因为早就有“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的民谚;从中国历史文化上说,孟子也早就总结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心理学无论是基于史料,还是基于实验,研究后基本形成共识:在社会意义上,精神健康的人会是好的“牧羊人”,但他们很难“疯狂”起来,所以只能是普通人;而当人们患有轻微“精神病”的时候,他们在外界的刺激下很容易“疯狂”起来,会想到正常人想不到的方面,于是就有了洞悉或者创造力,所以,在危急时刻,“精神病人”的表现往往更好。

  当然,不应该把“精神病”看成是天生的坏事,也并不代表它就完全是好事。从严重程度来说,“精神病”是可以分为很多等级的,一点点焦虑,一点点抑郁,或者一点点情绪波动,甚至是一点点躁狂症,都可能将我们推向精英的战壕。但这不是逃避严重疾病治疗的理由。精英与疯子间的“那一线”究竟是什么呢?关键就在于自己能否自然应对,如果不能自然应对还不就医,那就真的成了疯子;如果能够自然应对,却还要多此一举加以治疗,也会将自己变成疯子。

  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精神病”帮助很多大师成就了经典,同样也会造就悲剧。比如作者在书中对比了舜帝与西汉的王莽,摒弃封建的忠君思想,两人成长中的精神特质都很像,比如少年苦闷,却以贤德名声发家,两人的上位也非常相似,都是顺应历史要求掌握政权的,但历史结果,一人流芳百世,一人却恶名远扬。为何?就在于舜帝继位后,能够自我控制、因势利导;而王莽却彻底释放了以前的压抑,变得不可收拾的躁狂,即使面对“民有七亡”、“民有七死”的死谏,也依然残暴至极,彻底成为“疯子”。

  “精英的人格都是重口味”,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启发意义的。一方面,我们之所以没办法、还没成为精英,可能是因为我们还不够“疯狂”,不能“增益其所不能”,是我们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另一方面,如果自己语速很快且常常没有逻辑,或者会莫名其妙地感到疲倦,或者发现自己不太能专注,或者经常不由自主地思考奇奇怪怪的事情……也没必要过分惊慌,要能够以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不完美,说不定这些缺陷正是我们可能成为精英的特质呢?在社会意义上,我们更需要记住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至少“现实、创新、灵活和换位思考”这四个重要的品质,会因为轻微的“精神病”而强化。那么,我们看人,除了反面,不妨也看看正面。

  将24位精英名人,以现代的眼光分布到不同的领域,并结合心理学和社会学对他们进行精神剖析,分析他们的人格障碍或神经症对特定行为的影响,或是由他们引起的历史事件背后的真正动机,揭示这些广为人知的人物鲜为人知的一面。这本书,除了可充实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外,也在现实意义上为我们指明了天才与疯子之隔的那一线,不仅在于有没有“精神病”,更在于怎么去操控“精神病”的程度与方向,如果被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就会成为积极动力,助人成功;如果错误地坚持,就会成为消极因素,推动一个人走向痛苦甚至毁灭。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