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制晚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所重点高校发现,在公共课上做笔记的人很少,据调查显示,只有约四成大学生经常做笔记。本科生中,半数大一新生常做笔记,占比是大四毕业生的两倍。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撰文基于此现象,呼吁大学生回归上课做笔记的传统。
笔记所记录的,是课堂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重点,这其中凝聚了老师的思考方式、理解知识的过程。当记笔记的传统被“拍照片”“拷贝PPT”的习惯替代,教育家们应当明确,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以便日后的复习,用手机拍下或是课后拷贝并不与之相佐,甚至能令上课效率有所提升。
不同于高中“老师粉笔写,学生钢笔抄”,大学课堂中粉笔的“正统”地位正受到数字化教学的挑战。教师们对于高效便捷、一劳永逸的PPT的青睐,也改变着大学生记录知识的手段。各种精密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每一堂课上学生们都使用手机拍照记笔记,或是干脆下课之后找老师拷贝一下课件,这是科技进步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体现,相比传统的奋笔疾书,无疑大大简化了时间和精力,令学生可以更加集中注意力聆听课堂的细节。
不管是对于老师还是学生,衡量课堂效率最简单的标准,还是老师讲授的知识是否为学生理解掌握,老师的思考方式是否对学生有所启发。不管是上课记笔记,还是用手机拍照,亦或是用优盘拷贝老师的课件,都只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之一,只要学生能够高效率地将知识理解吸收,采用何种手段并不重要。
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其中的内容是老师针对上课内容准备的。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记笔记,等于是让学生自主判断老师所讲内容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但是,老师若能在课前精心准备,将教学重点提前整理并利用电子设备在课堂上展示,无疑使学生能更有针对性的学习。
教育专家们关于“回归记笔记”的呼吁,无疑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记笔记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思维能与老师的讲授同步。但是,在课堂之上,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太多,学生的奋笔疾书终究还是不及老师的语速,倒不如一张照片或者是下课拷贝来的便捷准确。
相比边听课边记笔记的“一心二用”,放映课件能够令学生放松双手、更加专心的听课,而在这个过程中,摆脱了写字的纷扰,思维可以飞得更远。而在奋笔记录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还要考虑到字迹的工整、格局的分布,这样会耗费更多时间,而这些问题都因课件的出现而不复存在。
当随堂记笔记的习惯伴随着数字化教学的普及渐渐消失时,我们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到新教学方式的积极影响。或许,我们失去了每堂课上奋笔疾书的充实感,但是,借助显示屏阅读,学生们能集中思维,思考得更加深远。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