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伊斯兰恐怖分子血洗巴黎世人震惊。而已被查清身份的6人中竟然有5个恐怖分子是法籍一事,更引起人们的议论:这些法国人为何如此残忍的屠杀无辜同胞?是什么仇恨导致他们先杀人再引爆自杀?
人们注意到,这些恐怖分子虽然拥有法国国籍,但又是出生于北非阿拉伯裔家庭。由于法国对于国籍是出生地制,亦即只要出生在法国就是法籍。因此,许多来自法国以外、欧洲以外的外国人士定居法国后不仅自己可以申请入籍,他们在法国出生的孩子也就自然拥有法籍。然而在文化、宗教、历史根源上,这些人士及其后裔并不属于法国本土人士。虽然法国与美国不同,主张与推动外国在法居民融入主流文化,但事实上文化、宗教乃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很难立即消除的。而且,在定居法国的外国人士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士(如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或葡萄牙人等)由于同属欧洲文明而易于融入法国社会,欧洲以外来的人口要融入或同化就相对困难。而来自伊斯兰教国家的北非裔移民在保持、维护自己的传统、宗教与生活方式方面特别顽强,常常与法国本土居民的生活习俗有冲突,这也是法国多次就伊斯兰服饰问题产生冲突的起源。他们中虽然大部分属于原先的法属殖民地居民,但与法国本土文化仍有很大差异。
因此,人们就可以理解虽同属法国人,不同族裔间可以产生严重的文化与身份隔阂:虽然这些恐怖分子说流利法语、出生、成长在法国与欧洲,但他们却由于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而与主流社会及其价值观脱节,开始仇视法国社会、法国的价值观乃至其他法国人。他们在巴塔克兰剧院开枪扫射无辜者时就大叫“都是你们总统奥朗德惹的祸”。在此时此刻,他们根本不认同自己的法国人身份,而完全站在伊斯兰极端主义、伊斯兰国势力一边将法国与法国人视为不共戴天的敌人。
但是,仅强调非欧洲裔移民的原因以及伊斯兰宗教的特点无法完全说明这些恐怖分子的心路历程,因为在法国的穆斯林总数已经达到471万左右(法国总人口为6600万左右),其中绝大多数遵纪守法,没有走上恐怖主义道路。
今年一月份伊斯兰恐怖分子库阿奇兄弟血洗《查理周刊》,当时人们注意到的是他们旨在打击法国最为重视的价值观之一-言论自由权、一定程度上又确实代表了穆斯林反对该杂志嘲笑伊斯兰先知的愤怒情绪,从而引起了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价值观反对伊斯兰价值观的强烈反应,连法国总理瓦尔斯都喊出了“不同文明冲突”的口号。
但此次恐怖袭击案有很大不同:这批恐怖分子不分青红皂白在街头、剧场扫射无辜平民,用《巴黎人报》的话说,就是恐怖分子不分穆罕默德(穆斯林常用名)还是弗朗索瓦(法国人常用名),一律予以击杀。遇难者有土生土长的法国人、也有穆斯林,有来自欧美各国的人、也有来自其他国家与地区包括非洲伊斯兰教地区的人,因此法国总统奥朗德就在11月16日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如此定调:“我们进行的不是针对一种文明的战争。我们进行的是反对伊斯兰圣战恐怖主义的战争。”这也就是为何此次在法国几乎听不到人们谈论“文明之战”的原因。相比之下,见到国内不少人仅从文明冲突角度契入来分析此次巴黎恐怖袭击案,这与事实相距尚远。
从2012年伊斯兰恐怖主义“独狼”梅拉赫开始直到此次恐怖袭击案的一系列伊斯兰恐怖主义案,其作案者的经历事实上非常相似:均是出生或生长在法国或西欧国家,家庭大多处于大城市郊区移民聚居区、生活状况差、学业也差,就业很困难,而周围社会环境不良导致他们从很小时就涉足犯罪,进而被逮捕或坐牢,随后接受伊斯兰激进主义教义,成为对法国社会充满仇恨、一心想投身伊斯兰圣战的人。最后大都去过叙利亚、利比亚或伊拉克等国的冲突地区,受到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训练与再教育,逐渐成为极端狂热的恐怖分子。法国著名犯罪学家阿兰.布埃指出:伊斯兰极端主义主要渗透地就是法国大城市近郊的移民聚居区,尤其是生活条件差、失业率高、犯罪率高的地方,他们的“俘虏”也常常是心理不成熟、学业不成功、连连触犯法律、对家长权威、社会价值抱强烈抵制又缺失信仰的男青少年。一旦建立起了心理控制后,便让他们去中东、亚洲的冲突地区接受伊斯兰全教旨极端主义的进一步训练,逐渐成为毫无人道主义价值观、甚至愿意为宗教献身成为自杀攻击者的狂热分子。要真正理解他们,必须首先理解占伊斯兰教极少数的极端主义派别。
此次巴黎恐怖案中在巴塔克兰剧院杀人又自杀的伊斯迈勒.奥马尔.穆斯塔法就是一个例子:他出生在巴黎郊区,随后生活在夏特勒一个移民聚居区,学业不成功,无业,因各种犯罪被判了8次刑,但均是缓刑等,最后接受了伊斯兰激进主义教义,成为虔信、狂热的自杀性杀人魔鬼。对此,波尔多地区伊斯兰大伊玛目在法国电视二台明确表示:这些人甚至不是穆斯林,可兰经教导人们不杀无辜、不侵害他人,他们全做了。他们不可能上天堂,只能下地狱。他还表示伊斯兰国、塔利班等实质上是完全曲解了可兰经,他们将一些在7世纪特定历史时期使用的条文机械照搬到今天,还加以篡改后进行随心所欲的解释,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法国社会学家F.库斯罗卡瓦对此指出:首先要遏制伊斯兰激进主义势力对法国穆斯林社团的渗透与侵蚀,才能有效保护穆斯林青少年。他还指出,法国教育系统应该更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对穆斯林学生的教育,让他们树立“自由、平等、博爱、民主与法制”等的共和国价值观,懂得文化与社会的多元性与尊重他人的选择与信仰,才能积极融入社会。
法国人屠杀法国人是悲剧,这需要法国社会及其各族群、特别是伊斯兰移民族群的全面反思:为何法国先进的全民、义务、免费教育无法影响这些青少年?为何生活在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社会里的青少年,还会沉迷于形同邪教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为何法国社会难以有效融合穆斯林移民?除了情报部门与安全部门对伊斯兰恐怖分子的监视、预防与打击外,如何从根子上消除伊斯兰极端势力与恐怖主义的威胁?这些问题不仅值得法国社会思考,也同样值得欧洲乃至其他国家的思考。
法国政界重要人物梅朗雄近日在与右翼党派及极右国民阵线的辩论时指出:何为法兰西文化?就是在自由、平等、博爱基础上的法制、世俗、民主、尊重他人选择等一系列价值观,你可以信仰各种不同宗教、有不同肤色、属于不同的族裔、有不同的文化根源,但只要你承认以上价值观念,你就是法国人,就是认同了法兰西文化。此话一语中的,这也是法兰西文化近代以来所展现的强大融合力与吸引力。由此看,伊斯兰教文化也同样可以在法国发展存在,条件是必须承认以上一系列现代社会、法国社会的价值观。而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斗争,不仅仅是法国当局的任务,还是广大穆斯林的责任。(法国资深媒体人)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