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今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后,各种以青蒿素为名目的保健品和食品也搭上了诺奖的便车,它们打出了“抗癌杀虫”等很有诱惑力的旗号,在网上热卖。这种情况不仅出现于国内市场,在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境外代购市场上,境外一些厂商生产的青蒿素保健品和食品也在通过个人邮递等途径进入国内。
从青蒿中提炼出的青蒿素具有显著的抗疟、退热作用,中国科学家的这一重大发现对热带、亚热带地区民众的防病保健提供了重要作用。在青蒿素的这一重大药用价值被发现以后,一些以青蒿素为添加剂的保健产品和食品早已在国内外市场上销售,但并不引人注目。而随着青蒿素一夕走红,这些产品的价值顿时提升,一些生产商和销售商肆意夸大了青蒿素的药用价值,将其吹嘘成可抗肿瘤、治白血病,具有改善心血管的功效,还可治矽肺病。在淘宝上,还出现了“诺贝尔奖青蒿饼”,声称“富含青蒿素”,其实就是由艾蒿和糯米做成的传统食品艾叶粑粑。
很显然,目前泛滥于网上的青蒿素保健品和食品,其中有不少都只是商家利用青蒿素获诺奖而从事的搭便车销售行为。而搭便车的行销策略之所以能够盛行,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前我国的市场诚信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当前,已经富起来的中国人对身体保健有很高的追求,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只能市场上流行什么就追捧什么,这就给了一些不良商家以可乘之机。前几年出现的“绿豆治百病”的传言,使得绿豆这一普通的副食品受到热炒,价格扶摇直上,最终却被证明为不过是一场闹剧。
但是正如俗话所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商家缺乏诚信,大肆炒作,如果消费者不相信,这种炒作也是起不了效果的。目前对青蒿素保健品的追捧也反映出消费者不够成熟理性,在消费上习惯于跟风。这种消费特征不仅反映在青蒿素上,即使在最近几年流行的国外购物中也有所表现。比如今年初出现的中国游客赴日本购买马桶盖一时成为谈资,其实国内有的是同样的马桶盖销售,但消费者宁愿花大价钱从国外背回中国产的马桶盖,就是一种典型的消费浮躁。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只要市场存在缝隙,商家就会利用,这本无什么不可,但如果诚信缺乏,市场就会充斥投机渔利,消费者如果被浮躁情绪所支配,就会中了商家的圈套。而遏制商家的投机炒作,帮助消费者克服消费浮躁,就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市场监管作用。
青蒿素作为我国第一个荣获诺奖的医学产品,目前只被证明能够医治疟疾,至于对其他疾病的药理作用尚在研究之中,消费者盲目食用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市场监管机构必须有效地行使其事中监管职能,对任意夸大青蒿素价值、欺骗消费者的商家加强监管处罚,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