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宠物扰邻”难在哪里

2015年11月02日 07:12   来源:西安晚报   斯涵涵

  日前,上海市文明办、市公安局等联合召开“宠物不扰邻,生活共安宁”专项整治行动推进会,会上透露,上海市考虑通过电子监控等平台,对养宠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待条件成熟,“宠物扰邻”行为还将被纳入公共征信系统。(11月1日《新闻晨报》)

  一直以来,“宠物扰邻”是申城市民反映较为强烈,社会舆论较为关注的不文明行为之一。呼吁加强犬类管理的民声极强,因此,上海市顺应民情,出台细化规则,完善滞后的法律法规,值得借鉴。

  其实,“宠物扰邻”与其他地方近年来出台的地方条例没有多大区别,主要是针对养狗人设立养狗行为规范,但“待条件成熟,‘宠物扰邻’行为还将被纳入公共征信系统”成为最大争议点。

  首先,《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早已出台,但因为监管乏力、追责不力,不文明扰邻现象随处可见,那么“宠物扰邻”该如何落实就非常关键。其次,如何做好“宠物扰邻”的鉴别工作?虽然可以通过电子监控等平台,对养宠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但“宠物扰邻”多为叫声,扰民也多在夜里,安排足够多电子监控设备监控,恐怕增加大笔公共财政支出,若监控不足,则难起作用。再次,通知说,待条件成熟,“宠物扰邻”行为还将被纳入公共征信系统。公共征信系统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信用状况,对人们的行为、道德有约束作用。但公共征信系统不是一个框,使用过滥,一者弱化了原本的威慑力,二者行政之手超越界限,或将侵犯民众权利。

  养狗与否,“扰邻”与否,牵涉到公共环境卫生和公民权利意识,也是一个社会法制、文明等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政府部门强化法制约束,倡导文明养狗,需要厘清城市养狗的法律边界,同时加大流浪狗收容机构的建设力度和扩大民间力量。市民也要提升法律意识和文明意识,明晰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科学养狗、文明养狗,对他人和社会负责,让人性和文明理性回归,“宠物扰邻”才不至于成为难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