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以人民福祉为旨归在谋划改革发展,民生改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更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
回望“十二五”这5年,“幸福感”是民生领域的一个关键词。2011年全国两会,“幸福感”一词迅速走红,成为许多媒体评选出的年度热词;2012年中秋国庆,面对媒体“你幸福吗”的采访,几千人的回答言人人殊,却无不指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幸福”更成为中国梦的主线之一,激发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同志当选新一届党中央总书记后在记者见面会上的郑重承诺,也是贯穿“十二五”规划的价值导向。仿佛是对这一执政承诺的注解,5年来,虽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生指标却全线飘红。前4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5%,跑过GDP增速;新增就业不降反增,2014年末全国就业人员达到7.7亿人,比2010年末增加1148万人;真扶贫、扶真贫,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完成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人民利益愈发成为发展的底色,更多人的幸福感由期盼慢慢成为现实。
迅速的发展中,“民生”一词的内涵与外延,更在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之初,“恢复高考”就让人心振奋;现在,“异地高考”引来众议纷纭。放在20年前,“收入增加”是最大诉求;现在,不仅要“跑过物价”还要“缩小差距”。司法改革为的是“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整合监管职能为的是捍卫人民“舌尖上的尊严”,环保制度的完善为的是“绿水青山的幸福”……一系列改革,无不是以“民生”为潜台词和关键词。细看其内容更能发现,民生指向的不仅是“吃饱穿暖”“吃好穿好”的物质需求,而是要解决深层次痼疾、满足群众深层次需求——更有尊严的生活、更加丰富的权利、更为出彩的人生。
有人说,中国经济的增长,自然而然就能带来民生的改善。这固然有一定道理,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同于世界很多国家,中国是以人民福祉为旨归在谋划改革发展的。也就是说,民生改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更是中国道路的本质要求。无论是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无论是编织世界上最大的社保网,还是不断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公众幸福感的提升,源于国家不断加大民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民生领域的制度安排。从这个角度看,才能理解为什么“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为什么“民生是最高的标准”,才能把握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导向、把握中国改革发展的“人民性”。
在陕西调研老区如何脱贫致富,在全国两会数次提出扶贫方法论,在贵州召集7省份一把手谈扶贫……“扶贫思考”贯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2015年,这正是因为“十三五”规划对接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不让一个人掉队”的目标任重道远。不仅是扶贫,“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收入分配担忧,如何缓解?“从一开始就输在起跑线”的教育焦虑,如何消除?“花高价买国外食品”“移民享受更洁净空气”的尴尬,如何化解?住房、看病、养老等一系列难题,又该如何解决?激发公众幸福感的边际难度在加大,要满足“民生”二字背后新的期待与诉求,更需要把人民放在首位谋划未来5年的改革发展,让公众有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十二五”的五年,执政者的为民情怀一以贯之,中国梦的人民底色日益鲜明。“十三五”的五年,沿着“为人民服务”的道路继续前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办”,我们就一定能用13亿多人“稳稳的幸福”,支撑起“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未来。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