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20日传出消息称,中美正在“加紧磋商”一份有关网络安全的协议,争取在习近平访美时公布。纽时尝试着将该协议称为“网络军控协议”,认为“这可能将是第一次网络如同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一样被视作军事力量的一部分进行控制”,因此具有1963年美苏《部分核禁试条约》的意义。
中美肯定在就网络安全进行磋商,但形成所谓的“网络军控协议”,这离中美双方之前的谈话调子似乎相差比较远。北京从未承认中方对美有组织地进行过网络攻击,美方之前最严厉的指责也让人联想不到“军控”的概念。
中美相互承诺不对对方施行网络攻击,加强控制各自社会针对对方的网络犯罪,如果还能就此达成一个协议,肯定是好事。我们只是担心,“网络军控协议”这个概念来得太突兀,如果这是美方极力主张的,中方或许有必要加以研究,防止这个名义下有我们不熟悉的潜在含义被塞进来。
美国的网络部队是公开存在的,既然双方搞网络军控,中国是否也做好了公开成立网络部队的准备,这是否会反过来刺激网军在世界范围的纷纷出现?
1963年时冷战已经定型,美苏各率一个集团对抗,美苏是当时世界公认的两个超级大国。如果中美高调达成“网络军控协议”,这是否有较强的G2味道,中国是否需要为此承担更多的责任,俄罗斯、日本等是否会因此不满?
中美承诺互不向对方发动网络攻击是一回事,双方进行“网络军备控制”是另一回事。美国已是世界网络军事攻防力量占有压倒性优势的国家,美是否希望中国从此不再研究网络攻防技术,甘愿永远处于美国优势技术的威慑之下呢?
几年以前美国媒体大规模炒作遭到中国的网络攻击,一些“受害人”出面控诉“有中国政府背景”的黑客,讲述自己的遭遇。随后不久,美国正式宣布网军成立。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中国网络攻击”的指责再度升温,现在猛地推出“中美网络军控协议”的概念,这当中的蹊跷需要中方消化。
中国的互联网基础技术与美国比差远了,这几乎是常识。美国舆论不断指控中国政府策动的网上间谍行为,称那些中国网谍在网上“飞檐走壁”,挖美国最机密的情报如探囊取物一般,搞得中国人常常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当然,美国的现代化程度比中国高,对互联网的依赖更深,因而有比中国更脆弱的一面。中美也因此形成了某种“网络安全平衡”。
不管怎么说,美方对网络安全看得很重,有一些中国人一时难以理解的警觉和敏感。中国配合美方尽可能消除彼此的疑虑,利用习近平主席的历史性访美对双方在这一领域的互信做一次奠基,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在务实的同时,也要对美方提出“网络军控协议”的主张多做研究,没必要急于下结论。网络安全具有超级复杂性,监督、确认对承诺的落实非常困难。这种困难似有转化成国际政治风险的苗头。化解这个问题需要耐心,实事求是。如果承诺难以落实的事情,很难说将减少风险,还是会增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