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拯救“不做穷人家孩子”的出走少年

2015年09月08日 14:00   来源:光明网   苑广阔

  “我死后,请不要再去烦其他人了,我的死只和我个人有关……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8月31日,在抽屉里留下两张字条后,安徽六安市高二学生陈伟(化名)离开租住的房子出走,没带手机和钱包,7天没有音讯。(9月7日《新安晚报》)

  幸运的是,根据最新的消息,这位留下遗书出走的少年,目前已经被他的家人找到,遗书也就不成其为“遗书”了。但是通过这件事,尤其是通过这封“遗书”中所透露出来的少年心事,还是给我们的学校、父母乃至全社会带来很多思考与警示,促使我们反思如何去拯救那些“下辈子不做穷人家孩子”的出走少年们。

  这位只有17岁,正在读高中的少年之所以选择出走,也是有各方面原因的,比如作为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谋生,独自留守家乡的留守少年的孤独与寂寞;比如父母在经济上的严格管制导致他手头上的拮据与穷困;比如身边同学有家人陪读所带来的心理上的不平衡等等。

  这其实也是在提醒学校、老师和他们的父母,多找机会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多关心他们的现实生活,除了在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合理正当的要求,精神上的抚慰也必不可少。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些都是拯救出走少年们的外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必须的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让他们对现实世界有一个理性客观的认识,培养他们忍受暂时穷困,通过个人的努力与奋斗改变人生与命运的志向与理想。

  对于一个17岁的高中生来说,我们可以和他们谈谈这个世界,谈谈命运与理想的问题了。其实新闻中透露出的信息显示,他的家庭条件虽然称不上富裕,但是也不算是贫穷,只不过是父母在他的花钱上控制的比较严格而已,原因是担心他一个人在外面乱花钱,沾染上坏毛病。那么作为父母,就应该把家庭的真实情况告诉孩子,让他明白自己这么做的良苦用心,而不至于产生“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的消极心理。

  更加重要的是,作为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教育孩子,让他们明白命运与理想的关系。穷人在任何国家和任何社会都有,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穷困就变得意志消沉甚至是放弃了努力与奋斗。正是因为我们不甘于现在的穷困,所以我们才更有动力去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实和命运,实现人生的逆袭。事实上现实中有无数这样的例子,他们正是抱着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目的而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最终成长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的。

  相反,如果一个人因为当前家庭的贫困,个人的失意就失去奋斗的动力,甘愿向命运低头,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现在这个出走的少年已经被他的家人找到,但是我们的身边肯定还有更多正在准备出走的少男少女,如何拯救他们,帮助他们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无疑是一个很紧迫的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