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败的教学试验中我们该反思什么?

2015年08月05日 07:36   来源:华西都市报   赵勇

  英国广播公司今年费大力气拍了一部纪录片,邀请5名中国中学老师到英国汉普郡一所顶级中学,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一个月的“中国式教学”,结果,中国老师明显“水土不服”,英国学生的不少举动让他们十分“抓狂”;而英国学生也无法适应高强度教学,被中国老师训哭。(8月4日《新闻晨报》)

  一场试验性“中国式教学”,搞得老师和学生都大喊受不了,这实在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不妨来看一看,老师和学生各自受不了对方的是什么。

  中国老师说,英国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不听老师的话,让他们抓狂。老师们的结论是:英国的高福利制度让这些学生即使找不到工作也不用担心生活,所以根本无心学习,养成了懒散无纪律的习惯;英国学生们则认为,“中国式教学”强度太高,纪律性又太强,所以让人受不了。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个关于课堂纪律和教学强度的技术问题,但如果再往下看,你会发现老师学生都受不了的背后,实际上是教育理念的巨大差异。而这5名老师对“中国式教学”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更让人无法理解。

  中国老师在课堂上说得最多的话,是“听我讲”、“不要说话,不要提问”。更有老师对英国学校的教学大纲不满,因为英国老师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去应付不同的学生,而在中国,教学大纲只有一个,学生要么适应,要么被淘汰。从中国老师的这些教学方法不难看出,强调纪律和整齐划一的背后,是“以老师为本”的教育理念——老师的话都听,不要随便提问,要按老师定的标准来。

  这种教育理念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学生很听话,考试成绩都很好,但往往缺乏自我思考和创新能力。而从英国学校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教学大纲、允许学生课堂上随时提问来看,这明显是更倾向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给学生设置太多条条框框,老师更多扮演一个启发者的角色。将这两种差异巨大的教育理念掺杂在一起,注定要搞得老师和学生都抓狂。

  有很多人觉得,还是“中国式教学”更容易出成绩,但如果这个成绩只是纸面上的分数,而不是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由发展,那么这个成绩就是可疑的。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就曾说过,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像工厂制造出来的乒乓球,是“千人一面”……当然,不能说英国教育什么都好,但至少借鉴一些“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应该的。如果还是盯着“中国式教育”更容易考出高分,以优越感拒绝改进,这才是更让人抓狂的事情。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