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各大高校都有点不消停。如今,武大和人大又被推到了新闻首页。具体事情是这样的:7月27日,武汉大学晒出该校2015级本科录取通知书后,有网友质疑,武大录取通知书与人大去年的录取通知书雷同。当天23时59分,武汉大学官方微博正式作出回应,称武汉大学通知书为独立设计。人大是“海水江崖纹”,武大是“龙腾鱼跃纹”,颜色则是武大传统建筑上的“珞珈绿”。至于字体书写,武大晒出了北师大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强调这两个学校也是用了毛笔字。最后武大总结陈词说“我们无意长得像谁,我们只想像我们自己”。
不可否认,现在的大学是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形象包装了,个性化的录取通知书是亮点。但大家都做亮点难免就会“撞衫”。上来就说武大是抄袭,未免太过武断。毕竟武大的录取通知书和复旦的校庆宣传片不一样。但武大要想不“躺枪”,必须还得拿出过硬的说法来才行。像现在这样,说“目前大家所利用的传统文化元素符号都是直接从公共资源中调用,而非真正的独家原创”,不仅说服力差,还会让人联想到此前曝光的另外一起抄袭事件——大约半个月前,陕西作协副主席吴克敬被指抄袭户县作协副主席的旧作。多家媒体报道,吴克敬在户县某报发表了一首名为《户县赋》的诗作,结果被发现,与户县作协副主席李景宁2009年发布在《陕西日报》上的《户县赋》存在雷同,区区205字中有192字与李景宁的《户县赋》完全一致。面对抄袭质疑,吴克敬的回答是:“县上就这几件事,所以诗会存在雷同的地方。”
县上的这几件事和公共资源库中的传统文化符号都是创作中用到的素材,自然难免雷同。所以,建议今后各个高校把从校名到录取通知的一应形象包装全部都注册商标或者申请专利,保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都是赫赫有名的学校,陷入疑似抄袭的事件里,实在太拉低身价了。
并不那么知名的浙江农大实在是为前述名校作出了榜样。该校今年的录取通知书是用毛竹做的,采用了拥有8项国家专利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最关键的是,这项读起来很拗口的技术,是浙江农大自主研发的拥有专利的。将来只有被模仿的可能,绝无陷入抄袭的尴尬。所以,归根到底,不管哪所大学,最要紧的还是得先练好内功,然后再搞些锦上添花的创意,否则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