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今年高考重庆市江津区文科第一名阳阳,心情很不好。此前,复旦大学招生组和阳阳签署了一份“专家组咨询确认书”,这份确认书上写着:确定你为复旦大学2015年“优秀推荐生”。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并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当地调档线者,将择优录取。复旦大学招生组一位女老师,特别告诉阳阳,想被复旦大学录取,建议除了复旦大学之外,不要再填报任何学校。但最近,阳阳发现自己竟被平行志愿的第二所大学录走了。(7月23日《重庆晚报》)
虽然签订了“确认书”,却最终未被录取。阳阳的尴尬遭遇,让很多人愤愤不平。而作为事件的另一当事方,复旦大学“言而无信”的做派,也招致了一片责难之声。借由这一极端的案例,公共舆论再一次将批判的目标,对准了由来已久的“抢生源乱战”,以及素来暧昧不清的“预录取协议”……当高校招生的重重乱象,转化为特定个体所承受的实际伤害,我们似乎尤其有理由去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严格说来,此事中复旦大学并没背约。有此一说乃是因为,阳阳的分数未能如约达到“调档线”,校方无法调出该生档案,当然也就无法完成后续的录取环节了。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不能说,复旦方面就“毫无过错”。其最明显的“过失”有二:其一,错误评估了阳阳的录取前景,并据此给出轻率、盲目的允诺;其二,未曾进行必要的风险告知,反倒煽动阳阳采取极端冒险的填报策略。凡此种种,皆是对考生利益极不负责的表现!
一个引发广泛争议的细节是,复旦招生组一位老师,曾经建议阳阳“不要再填报任何学校”。如果阳阳当初乖乖照办,如今又会怎样?对此,一种观点认为,若果真如此,阳阳恐怕要面临“无大学可上”的绝境,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这一前提下,阳阳的档案会成为进不了其他学校的“死档”,复旦只能动用机动指标将之录取——结局到底如何,几乎没有谁能说清。恰是此类的不可预测性,构成了高校招生最为人诟病的暗面。
各种形式的预录取协议,尽管饱受非议久矣,但我们确乎不曾看到,有考生“受其所误而无校可上”的劲爆新闻。这是否说明,没有法律约束力的预录取协议,确实也绝非废纸一张?高校招生过程中,是否当真存在着足够的机动指标,或曰后台操作空间,可以为“协议生”的切身利益兜底?这诸般的疑团和“不确定性”,隐约让公众意识到,在明面的“投档-录取”机制外,还存在着另一种隐藏的大学招录秩序。
尽管阳阳被复旦“抛弃”,可我们还是应该承认,诸如“确认书”、“预录取”一类的协议,很多时候的确有效。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恰恰由于高校存在着“预留计划”、“机动指标”等筹码,其方才有底气、有资本去提前争夺优质生源……阳阳的遗憾,固然令人同情。与之相比,此事所传递出的,高校招生时的两套秩序,以及偏多的人为操作空间,才是最值得深究的关键。
其实说到底,高校的招生过程,只有奉行更简单清晰的录取规则,多一些标准化的运作,少一些私下接触的交易,才可以最大程度上规避意外发生。这样,无论对校方还是考生,都显得更为公平。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