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网友赵副民认为,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第一种子选手”的中国,其在“双峰会”上的主张和倡议,无疑将奏响全世界共同发展的最强音。
7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乌法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中俄蒙元首第二次会晤。(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7月8日至10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15次会晤,先后在俄罗斯南部城市乌法举行。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齐聚一堂,共商事关全球经济、区域合作,安全构建和组织建设等重要事宜,形成一系列重要成果,国际影响力不言而喻。
“双峰会”为中俄深化合作提供了新契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既是连续第三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又是时隔两个月再度到访俄罗斯,足见中国对金砖国家合作的重视,对中俄关系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重视,充分表明中俄两国在重大外交战略领域已经达成共识。毫无疑问,中俄两国领导人在“双峰会”期间的会晤,必将对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等相关项目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推动中俄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有关自贸区建设等重要议题,进一步落实两个世界大国在高铁、核电、航天、油气等重点行业的合作项目,推动两国在更多领域的务实合作。
“双峰会”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应该说,金砖集团和上合组织在合作议题和成员国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联系金砖国家的重要纽带是反对欧美垄断全球治理领导权,上合组织的主要目标则是共同反对“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而“共同反对的东西”,让两个组织的成员国站在一起,经济议题和安全议题全球性的互动逐步增强,也使两个组织有了共同的更大的对话空间。“双峰会”上,金砖国家成员印度如愿以偿顺利加入上合组织,使得俄罗斯、中国、印度同时成为横跨两大组织的大国。同时,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点国家的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也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净化安全环境产生重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双峰会”模式并非偶然,期间的对接合作有利于所涉国家间的互相借力,有利于继续深化区域合作,进而推动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和人文合作,符合所有成员国的国家利益。
“双峰会”上中国有强音。4天近30场活动“无缝衔接”式的广泛交流,无论是多边还是双边互动,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潜在红利,成果将远超“双峰会”本身。特别是由我国主导并推动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在峰会上取得全新进展,将对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共同寻求新的支撑,实现战略对接呼应,构建全球金融治理新架构,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而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第一种子选手”的中国,其在“双峰会”上的主张和倡议,无疑将奏响全世界共同发展的最强音。(中国经济网网友 赵副民)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乌法“两会”将强化发展中国家合作
展望乌法峰会,上合组织迎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