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堂福建政府面向民营企业家孩子的特殊培训课在北京开课,培训内容为吟诵孝经、学习儒释道思想,学习国学、掌握经济商业知识等。据了解,这是针对“富二代”接班问题所办的培训,自2013年起辖区内政府便组织学习,次次报名情况都火爆异常,不少“创二代”培训班上的学员们为了上课从全国各地打飞的过来。(6月14日《北京青年报》)
不可否认,掌握着中国民间一半以上的资本的民营企业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和民生具有很大影响力,但政府培训“富二代”,似乎把权力的手伸得太长,使培训的意义变了质。此举一方面限制了职业经理人的专业化、成熟化发展之路,一方面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接班问题。
笔者认为,民企接班是国事,在于政府应着力于解决民企融资问题,用资本的清泉引来发展的活水,推动民企的经营与管理走向独立化、市场化;民企接班是家事,在于创一代应秉持“重教育、轻接班”的心态,培养“富二代”健全的人格,尊重成年人选择人生道路的权利。
培训班班主任尤小波说:“一家企业一次培训只能报一个孩子,但有的企业家一下子就把全家三名下一代直系亲属都报来了。”据了解,许多民营经济发达地区、高校都举办过类似培训班,有些打着清大、北大等名校旗号,有的打出了于丹、樊纲等名人的招牌,但唯独“政府开班”能让企业家们如此挂心。
企业家的蜂拥而至,体现出其潜意识里对“官”的崇拜。在他们创业致富的道路中,每一步都离不开权力这一关,对资本与权力关系的深刻体悟让他们下意识去亲近政府。除了培养情怀、责任,子女在培训班中建立起与政府、企业的社交链条,为今后自身发展助力,“培训班”的意义难免有些变质。
在“子承父业”的传统思想影响下,让创一代将权力大棒交给他人实属不易,于是有企业家呼吁“要政府帮忙把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但是,每一个“富二代”都是独立个体,其价值观、财富观以及智慧、能力等都是在二十余年的成长过程中积累、杂糅而成的,这与父辈附着在他们身上的教育理念、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政府所能做短期培训的只是螳臂当车罢了。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问题,而非火烧眉毛的“接班”的问题。父辈应该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进行短期和长期规划,而非将“烫手山芋”转交给政府,让政府来解决企业内部发展的具体事宜。
民企发展向下关系到劳动人民的荷包,向上关系到上层建筑的稳固,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政府的重心应放在打通民企融资渠道、建立成熟化职业经理人市场的顶层设计,而非伸手帮企业家培养下一代;“创一代”应反思自身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培养子女完整的人格和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意识。更应破除“家族继承制”的传统理念,让每个人选择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创造价值。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