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动向·利用O2O的运营模式,打车软件降低了出租车空驶率,满足了用户的多元消费需求。未来,移动出行应用还将通过平台整合实现打车、专车、拼车乃至智能公交、汽车租赁等多项业务的齐头并进。
当前,用手机打车APP预约出租车、乘坐专车成为很多市民出行的选择,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用户量迅速增长,“互联网+”交通正从抽象概念变成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近日,合并后的滴滴快的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专车服务的管理规范,交通部也将着手制定规范专车运营的标准,完善移动出行监管被纳入议事日程。
“互联网+”能否为打车难、交通拥堵等城市交通难题提供新的解决路径?专车等新业态又该如何监管?在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日前主办的“互联网+城市交通”市场融合政策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探讨。
打车软件开启智能交通
“这段时间我出门都打专车。”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对打车软件赞不绝口,利用O2O的运营模式,打车软件降低了出租车空驶率,满足了用户的多元消费需求,有效激活了城市道路资源。
长期以来,打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成为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打车软件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民众使用打车软件等移动出行应用的打车成功率约为85.8%,同比增长9%;出租车空驶率下降了10%~15%.专家预测,移动出行应用的推广减少了上路行驶的私家车数量,2015年日拥堵时间将同比下降28.1%。
利用移动出行应用,用户不仅可以打车、约专车,还可以实现更多元的应用。根据滴滴、快的等互联网企业的规划,未来移动出行应用的主要发展趋势将是构建移动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形成O2O入口,通过平台整合实现打车、专车、拼车乃至智能公交、汽车租赁等多项业务的齐头并进。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何霞认为,移动出行应用是分享经济的代表,交通互联分享经济将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实现道路、汽车等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同时也会对当前出租车等多个传统交通领域的运作模式带来冲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逐步应用,移动出行应用可以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最及时、最有效的第一手交通数据,不仅能实现道路交通状况的感知采集,还可以用于交通监控、交通调度等智能交通管理行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要充分利用移动出行应用形成的大数据资源,必须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包括打车软件等互联网企业之间、政府和互联网企业之间以及政府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姜奇平坦言,受当前体制机制影响,企业向政府分享信息较容易实现,政府向企业分享信息仍有一定难度,这是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主要阻碍,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融合监管是未来方向
自推出以来,专车服务一方面颇受市场欢迎,另一方面也引起不小的争议。私家车、黑车和专车该如何界定、区别管理,私家车能否参与专车运营等问题引起社会热议,这反映了移动出行应用在监管层面遭遇的困境。
新服务模式的诞生,必然催生新的监管模式以保证市场规范有序发展。打车软件迅速兴起后,交通部于2014年7月出台了《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对打车软件进行统一接入和管理。对于深陷争议的专车服务,监管措施又该如何创新?
“从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专车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但目前仍不成熟。”何霞建议,现阶段应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完善监管措施,政府可逐步向私家车释放牌照资源,再平滑过渡到通过保险登记、备案等方式开放专车市场。
据了解,出租车改革意见最快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出台,专车运营的标准规范也在着手制定。尽管具体措施尚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原有的监管理念和措施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现状,优化制度设计是必由之路。
移动出行应用的火爆是“互联网+交通”的一个具体体现。在姜奇平看来,涉及“互联网+”的领域,都不应该一个部门说了算,而应听从各关联部门的意见。在“互联网+X”的大趋势下,凡是涉及“X”的问题都需要加强部门协同,融合监管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何霞表示,融合监管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以及相关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对于新业务要允许先行先试,对于试点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把相关利益主体和管理部门集中在一起共同讨论,商量出可行的管理办法。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如何创新监管措施,都要有利于形成更加丰富的业态,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这是监管最根本的目标。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