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可以不读书 为官所以不读书

2015年06月10日 07:09   来源:羊城晚报   何龙

  “偌大的豪宅里,却遍寻不见一本书。”据办案人员透露,深圳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蒋尊玉家中书柜里摆放的并非图书,而是名贵烟酒、玉器、字画等,放在床头的唯一一本书刊还是“少儿不宜”读物。他家里还布置了一间佛堂,供奉了十几尊佛像。(6月8日中国青年网)

  蒋尊玉并非不藏书不读书官员的个案,只是被曝光的个例。

  2014年,中共中央党校“领导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在中央党校在校学员中所做的一次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对领导干部目前读书状况,71%的学员评价“一般”,17%评价“好”,1%评价“很好”,11%评价“差”,1%学员评价“很差”,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不到20%。

  调查者本身都是领导干部,他们对自己“族群”的评价或会手下留情,因而这个调查应该会偏向好评。但尽管这样,官员的读书现状仍然接近差评。

  某些领导干部不读书,主要是因为,读书在某些官员眼中,不但对升官发财基本无用,甚至往往起反作用。

  现实实践表明,真正的读书人会有更多的文化教养,而文化教养的标配就是有廉耻之心,能考虑他人的利益与感受。但这种教养,在某些人的眼中,反而会成为争权夺利的道德障碍。

  俗话说“光脚不怕穿鞋的”、“穿草鞋不怕穿皮鞋的”。这“鞋”就是文化;文化越高,顾虑也就越多。因此“满腹才华,寸步难行;胸无点墨,纵横天下”,“百无一用是书生”,“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等等,就成为古今社会的经验之谈和书生之叹。

  晚唐诗人章碣并不出名,但他的诗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却比他的名字有名得多,就是因为这句诗道出了不读书的刘邦项羽才是秦始皇的真正威胁的真理。

  在某些情况下,为官之道其实已简化成“定向为人之道”——不受限于学问知识的条条框框,只要精通关系学与厚黑学,做一个让上级喜欢的人便可大功告成了。

  因此过去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现在要改成“与君一席酒,胜读十年书”了。只要有“关系”,获得的权力足够大,不读书照样可以出书,没有学历照样可以得到硕士博士学位,照样有高校请去当客座教授或外聘导师。

  而且在那些迷信“意头”的官员眼里,“书”的谐音是“输”,“读书”的谐音是“独输”,他们就更不愿意让“书”在冥冥中成为“输”的咒语。

  然而,无论是政治还是行政都是高深的学问。官员是政治的实践者,社会的管理者,他们需要知道历史、了解法律、熟悉民意,需要设计行政架构、预见政策效果、掌握传播规律……这些知识有的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得的,但更多的是从间接经验中读到的。那些真正的好书,就是对古往今来经验的分析研究并升华为理论。

  显然,读书是一种修养,一种爱好,同时也是一种功利。当书店和图书馆里的书大都有趣有用时;当读书不但是文化的进阶,还是升官发财的进阶时;当读书不是为了执行指令完全作业时,我们就不再担心书柜被名烟名酒书画玉器占领了。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