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要用好市场之“手”

2015年05月25日 09:00   来源:人民日报   吴秋余

  ■民生领域的很多问题,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单靠政府“单打独斗”很难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还需要两“手”并用,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这样,既能让政府之“手”保障公平,又可充分利用市场之“手”提升效率,把民生保障的篱笆扎得更牢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健康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对个人购买这类保险的支出,允许按每年24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这意味着,在提高个人医疗健康保障方面,政府将更加注重让市场之“手”发挥作用。

  “今后买商业健康险,可以少缴个人所得税,既提升了保障又减轻了税负,真的很实惠。”北京一家商贸公司的主管章先生说,他和同事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跃跃欲试,开始留意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产品。

  一个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是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搭建的支撑结构。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主要是保基本、兜底线。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实力增强和对民生投入的加大,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超过13亿,参保率达到90%以上。

  然而,政府提供的是基本保障,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对医疗保障的需求,这就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让商业保险作为另一个支柱,充分发挥“补充”作用。商业保险由于采用市场化运作,可以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

  而且,健康险市场做大了,保险公司还可以将资金投入到医疗健康行业,弥补民生保障领域的一些“短板”。目前,已有多家保险公司开始投资参与医院、养老院等建设,更有保险公司抢先一步,搞起了互联网医疗,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给人们看病就医和日常保健提供更多便利。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健康险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保监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在保险业总保费中的占比仅为8%,而同期美国健康险占比为40%;我国健康保险的人均保费为116元,而美国是我们的100多倍。健康保险赔付支出,我国只占到医疗卫生总费用的1.3%,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都在10%以上。

  加快商业健康险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财税方面的支持尤为必要。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实施了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抵扣个税的政策,促进了市场快速发展。对于政府来说,通过减税鼓励个人购买健康险,虽然财政收入有所减少,但长远看,它缓解了公共医疗或社会保障体系的费用压力,发挥了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有了好的政策支持,商业保险自身也要更给力。保险公司有必要借助这次政策利好,顺应市场需求,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和运营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商业保险收费标准较高,“保险贵”把很多中等收入群体挡在了门外。还有一些保险产品“看上去很美”,客户出险后却遭遇“理赔难”,保险公司借助各种免责条款降低赔付责任,导致客户应有的保障“缩水”。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进一步降低保费标准,扩大产品服务的保障范围,更加注重大众化和实用性,把投保人的需求和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是赢得市场的“王道”。

  事实上,民生领域的很多问题,都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单靠政府“单打独斗”很难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还需要两“手”并用,通过政策引导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这样,既能够让政府之“手”保障公平,又可充分利用市场之“手”提升效率,把民生保障的篱笆扎得更牢。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