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如何打破“囚徒困境”?

2015年05月19日 10:17   来源:东方网   蒋萌

  李克强总理在两个月内连续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纷纷公布了各自的提速降费方案。可是,2017年才实施、夜间流量优惠等,使许多网友大呼敷衍失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概念。这不光是对互联网行业以及有关新兴产业的方向性指导,而且对人们未来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将产生深远影响。既然方方面面都要“触网”,网络数据传输的速度与服务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对有线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李克强总理调侃“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免费)WiFi”,实在是4G时代的黑色幽默。

  从数量上看,移动、联通、电信“三分天下”本应具有相互竞争的潜质。问题是,这仨“大佬”深谙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策略——“合则互利”、“斗则俱败”。因而,心照不宣地一致维持较高的业务资费,谁也不愿“真情”提质降价。对各家运营商而言,“均衡状态”可以使彼此获得利益最大化。对消费者而言,营运商们的“均衡定价”则在事实上形成价格垄断,服务水平都不怎么样,用户只能面对“天下乌鸦一样黑”。

  同时,我国的“实体性”通信牌照并未增加,新兴的“虚拟运营商”必须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传统运营商处“批发”线路与流量。所以,没有自有骨干通信网络的“虚拟运行商”根本无法与“传统三强”形成有效竞争。此时,市场自我调整可能是失灵的。当然,“放开通信牌照”也非灵丹妙药。这意味着数以N亿元计算的重复性投资。而且,没法确保新加入者是促进竞争的鲶鱼,还是会形成新的垄断合伙人。

  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其实是“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总理喊话,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在“互联网+”时代,全社会必须想方设法清除拦在前进与创新路上的绊脚石。对社会而言,仍需“蚂蚁啃骨头”般驱使电信业大佬放下傲慢的头颅。对管理层来说,如何对通信行业进行进一步改革,也需要审慎思量。

  有学者介绍国外的做法——负责网络建设的公司,不负责电信运营;负责电信经营的公司,不涉网络建设。网络建设方必须以同等的低价向各运营商出售通信服务,再由运营商转售给用户。这种做法的好处是,通信网建设与运营两条线管理,相当于所有运营商都是“虚拟运营商”,提供了同等的竞争机会;缺点在于,虽然有价格管控,但网络建设方还是可能形成相对的垄断。

  我国已有三家骨干网络电信运营商,怎样更有效地配置它们的资源,有没有重新组合的可能与创新机制的空间,仍需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