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厕者来说,公共厕所能免费提供手纸当然是件受欢迎的事。记者获悉,上海市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在全市2600多座环卫公厕免费提供手纸。为此,静安区一个公厕已在试点免费提供手纸,半年多试点下来,如厕者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平均为1.6米。(4月23日《新闻晨报》)
国内较少见到公厕免费手纸,以往看到的类似新闻很多都是在出国旅游时发生的。如今国内一些地方也在试点免费手纸,这无疑是一种公共服务的提升。而如厕者平均使用手纸长度达1.6米,最容易使人想到的便是市民素质问题。诚然,一些市民的素质有待提高,但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不仅与每个人的个人修养有关,更是一项系统化的社会工程,很多时候与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息息相关。
在笔者看来,其实完全没必要为“人均1.6米”这样的数字过分担心,为什么会用这么多?一方面是某些如厕者过于浪费厕纸,用来擦鞋等,也有人爱占小便宜,就多拿了。然而,另一方面又必须思考的是,即便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免费提供手纸的也只是少数公厕,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如果提供免费厕纸成为一种普遍的公共服务,还会有那么多人将其视为“便宜”去占吗?
在此问题上,我们都不必过于悲观,其实从现实中观察这些年的一些变化,就能找到答案。比如,很多城市现在都在试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丢失、损坏等问题会造成巨大的推行阻力,而如今,很多市民都加入到公共自行车的骑行行列,虽然也有损耗问题,但绝对不是普遍现象,不再成为阻力。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共自行车的投放,市民更会将其视为一种平常的公共服务,更加爱惜车子的使用,如此损耗率将会进一步降低。
公共服务水平越高,越能够让一个人感受到自身的公共责任,并对其公德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当然,随着大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观念的革新,以往的一些素质问题也在逐渐消失,这正如这次的报道中提及的,10年前小便池上的仅值1块钱的烟灰缸会经常被人顺走,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少了很多。因此,在免费厕纸还很稀有的当下,出现人均使用1.6米的数字并不让人惊讶,也并不令人对公众的普遍文明素养感到悲观,相反,笔者倒很期待,在若干年后,诸如免费厕纸这样的公共服务成为常态时,那时人们公德的变化。
在很多涉及社会公德和公民素质的问题上,需要个人进行内心反省,但对于普遍的文明素养缺失现象,只是进行道德批判和个人反思远远不够。如果是社会规则的严重失衡造成了公德缺失,那就应该着力于规则的重建,使之重归公平;如果是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低下,使得公众难以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处于公共环境中,进而使得公德失去土壤,那么最应该做的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免费手纸是一张测试公众文明素养水平的试纸,同时也是一张测试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试纸。倡导文明,需要公民自身,也需要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升作为催化剂。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