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手纸的长度与文明的温度

2015年04月24日 09:14   来源:中国网   王旭东

  对如厕者来说,公共厕所能免费提供手纸当然是件受欢迎的事。记者获悉,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在上海市2600多座环卫公厕免费提供手纸。为此,静安区一个公厕已在试点免费提供手纸,半年多试点下来,如厕者每次如厕使用的卷筒纸长度平均为1.6米。(4月23日《新闻晨报》)

  当免费公厕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之后,免费手纸是“配套设备”,更加体现出一座城市的温情——公共服务的完善,城市功能的健全,细节的人文关怀……然而,免费手纸时常会遭遇“过度使用”的尴尬,浪费现象严重,糟蹋公共资源,让公共财政不堪重负。所以,很多城市的免费手纸尚未普遍化,在试点与摸索中前行。免费手纸,既不能等到都自觉“按需使用”才提供,又不能无视不自觉“无限延长”的浪费。

  浪费免费手纸,从根本上讲,是公共意识缺失的表现。由于培养公共意识的平台与载体较少,并缺少必备的机制促进与倡导,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表现在公共资源相对匮乏,公共资源越贫瘠,人的占有欲望越强烈;另一方面表现在公共秩序混乱,“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加剧,“浑水摸鱼”的成本较小。从善如流的从众效应需要光大,从恶如崩的从众效应必须遏制。这是公共意识与公民责任都必须具备的“公品质”。

  免费手纸的长度与城市文明的温度,两者之间有着因果关系、辩证关系,还有着一层包容关系、促进关系。我们既不能将两者直接划等号,简单粗暴地指责如厕者缺乏文明素养;又不能刻意回避公民的素质问题,对公民的文明程度盲目乐观。矛盾总是对立统一的。免费手纸首先是公共服务的“试纸”,其次才是公民文明的“试纸”,不能次序颠倒。我们相信,免费手纸的长度,在推行与普及过程中,在道德与文明建设历程中,会慢慢缩短,而城市的文明温度会随之上升,公民的文明程度也会得到提升。

  免费手纸“且用且珍惜”。“纸里包不住火”,在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与公民社会的今天,我们要敢于正视公民身上的缺点,敢于解剖自己,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唯如此,才能更清醒更准确地认识自我,做真实的自我、责任的自我、不断提高的自我。同时,我们要明白,人能改变环境,环境更能改变人。营造一个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大环境,可以潜移默化中提升公共意识,并不断“拉高”公民的道德水准与文明水平。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