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旅馆”背后的医疗经济学

2015年04月15日 08:02   来源:中国网   吴帅

  随着中国癌症患者人数的上涨,涌向大城市求医的外地患者也不断增加。治疗癌症的权威医院附近住宅区出现了“癌症旅馆”,大多租客均为病人及家属,这里价格便宜,病友们也可以相互交流抗癌经验。在大型城市,比如北京或者上海都出现了这样的“癌症旅馆”。

  以前人们发现学位房的经济价值,但今天,或许医位房是另一个好的选择。这里的医位房,指的是大城市大医院附近的房产,“癌症旅馆”是其中一种。我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发现一家国内知名教学医院附近的酒店生意红火,住满了很多全国各地来就医的人。在这个区域,衣食住行因为医疗带动,形成了一种经久不衰的产业。

  以北京为例,由于当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大量外地人口进京看病就医,使当地三级医院不堪重负,也加剧了城市人口和交通负担,被称为“全国看病中心”。在这座城市,年诊疗近2.2亿人次,日均70万外地患者看病,占了三分之一多的比例。但有记者调研也发现,在河北,当地人甚至感冒发烧也赶赴北京就医,距京30公里的燕郊三甲医院病床闲置率高达70%。

  医疗成为一种拉动经济的产业,因为对患病者而言,这是一种刚性需求。最好的医疗资源像一种强大而无法拒绝的磁石,把不幸的人们牢牢吸附过去。但是,当这种迁徙式看病变成一种普遍的现象时,也意味着一种巨大的经济支出,让很多中收入家庭不堪重负。过度的集中变成一种产业,但是对普通民众而言,异地就医的成本会因为过度集中而变得水涨船高。中国的人均医生数在世界排名120位之后,优质资源更少得可怜,在这种基础上实现的集中,固然会产生巨大的产业经济优势。但我们必须思考的是,谁会为此买单,并且这种经济的发展是否合理?

  首先,它是低效率的。彻底放弃了三级分诊,普通疾病者和有真需求的疑难病者都齐拥而来,必然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惊人浪费。有医疗专家早就抱怨,一半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对付普通疾病上。当全国的患者都去挤几家大医院,僧多粥少,必然让这区区可数的几家医院负荷过重。负荷过重的代价必然是激化医患矛盾,这边就医者不断涌入,那边因为透支负荷过度,造成了医疗服务质量下降。一旦发生医疗意外,长期积累的怨气容易因为某些导火索而被引爆,造成医疗暴力事件。

  医疗产业化不是不可以经营,但这种经营的主体应该是民营医疗机构。但现在看来,民营医疗并没有产生这种吸附力,无法提供这种优质的医疗服务。因为医疗服务的质量主要是由医疗人才决定,没有这种基石,再高的医疗标准都会成为无水之木。医疗人才的短缺恰恰成为了民营医疗经济发展的心头之痛,因为最好的医疗资源都垄断集中在大城市的公立大医院。公立大医院本来应该成为培养医疗人才的基地,但现状是,不但人才根本流不动,并且逐渐变成了发展经济不断扩张的医疗航母,优质医生是这种发展的必需品,所以才被牢牢扎根于一家医院。钟南山院士曾经指出,“现在的医院院长之间聊天,都是问做了多少亿的营业额,而不是治好了多少的危重病人”。

  或许只有管理者真正意识到“全国看病中心”并不是美誉,愿意结束这种混乱、浪费、低效的局面,这种格局才有可能发生。改变的方法就是打破这种对医疗人才的人为垄断,把最好的医疗人才充实分配到三级诊疗体系中去,让自由行医和民间办医真正强大起来,充分的市场竞争是结束垄断唯一有效的办法。如果继续维持这种医疗的马太效应,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公立医院将逐渐变成民营医院,公益性荡然无存,让就医成本变得悄悄畸高。公立医院商业化而不是公益化,会让整个公共利益因此受害。

  近年来,有管理者已经喊出,要警惕公立大医院扩张的势头,表达的是一种担心格局失控的焦虑。但是,改革毕竟是一种有舍才有得的游戏,先舍后得,没有大的牺牲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就。又想打造公益性取悦于民,又想不牺牲医疗产业化带来的经济利益,这势必会造成改革的进退两难。“癌症旅馆”是一个真实的写照,该堵还是疏?应该怎么介入管理?这种医疗经济发展模式,是否还应该继续一直持续下去?更为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失控的结果是什么。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