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语文”拯救“假语文”

2015年04月14日 08:28   来源:新民晚报   汤嘉琛

  语文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遭社会各界诟病已久。日前,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上发言,炮轰语文教育领域的“假语文”现象误导学生。王旭明举例说,《再别康桥》写的是徐志摩对友人和情人的怀念,但有些老师非得说它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故土的情感。

  王旭明所列举的“假语文”的例子,应该会唤起不少人关于中学语文考试的回忆。在我们从小接受的语文教育中,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心理、解读象征意义等,是语文老师授课的重要内容。老师似乎并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是以考试大纲为指挥棒,试图训练出能写出“标准答案”的考试机器。

  我不是简单否定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但要看到,“假语文”教育即使能培养出高分考生,也很难让学生们真正领略到语文的魅力。长期接受“假语文”熏陶,会使很多学生对于贴标签式的生硬拔高得心应手,对于脱离语言本身的思想和意义提炼信手拈来,最终养成教条式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说到“假语文”,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个例子:我有个喜欢写作的朋友,大学期间在某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后来此文成了福建省的高考语文阅读题,朋友找来试题做了一遍,满分15分的阅读题居然只能得1分。尤其有一道分析写作意图的题目,作为作者的她选择的答案竟被参考答案判为错误,这令她深感意外。

  这种“出题老师知道的比作者多”的情形,生动体现了“假语文”教学的尴尬。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并做出改变,我们的语文教育难言成功。那么,该如何解决“假语文”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给学生讲授“真语文”“活语文”。

  一方面,语文教育的内容要“活”。语文课既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又要与时俱进地吸纳新材料,努力贴近生活。此前,教育学家叶圣陶编著的民国语文教材在网络走红,其选文就有很多自然与人、花鸟虫鱼乃至猫猫狗狗的题材。相比之下,如今的语文教材更新比较慢,内容也比较单调,不够“活”。

  另一方面,语文教育的方式要“活”。如今有不少语文教师,授课时沿用的是几十年来的套路,严重与时代脱节。有鉴于此,校方要鼓励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方式。目前有不少教师都采用了多媒体手段教学,应该算是一种比较积极的尝试,但这些“花样”仅仅是辅助教学手段,也不宜过于追求形式而舍本逐末。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到教改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今后高考也有可能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这对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是一个不错的契机。有必要强调的是,家长和学生都没有必要担心“活语文”会拉低考分,毕竟,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了,语文考分不可能低。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