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真假语文”之争引入歧路(图)

2015年04月13日 07:47   来源:长沙晚报   唐 伟 

假语文  漫画/刘军 

  “语文教育脱离文本,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充分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语文应该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师不能单讲课文,摒弃生活”……近日,在厦门市外国语学校举行的“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对当下的语文教育进行了反思。 (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何谓“真语文”,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将其总结为:真教、真学和真评,并列举出《再别康桥》一文中,表达的是诗人徐志摩对友人和情人的怀念,而非诗人热爱祖国、热爱故土的情感。然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待完当时的背景,给予人更多的想像空间,并非就不是“真语文”的题中之义,更何况允许人进行更多发挥,不正是语文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只要不是“指鹿为马”式的原则性错误,语文教学中的联想与延伸,就该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向。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是几个细节性的分歧,更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内涵偏差,而是方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在应试教育为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已然工具化、程序化和标准化。一篇作文可以分成几个构架进行解剖,写作文也有固定的程序和方式,俨然“八股文”的再现。比如写自己的父母,大多数人都会用“生病了,风雪夜背着上医院”的场景。几年前,看了第二届“想写就写”儿童作文大赛初赛作文,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担忧地说:“雷同率大概占到了80%~90%,现在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象力差,对社会的观察能力在退化。他们已经不能做到用文字表达心灵。”

  语文教学实践中,“工具化”现象和趋势的存在,导致人文维度的严重缺失。把语文课程简单理解为工具与技能,抽掉其丰富的内涵,简单粗野地以分数等硬性标准对其进行评价,结果限制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学是基于分数而不是人性,是基于工具而非内涵,于是才有了“严格的标准”,也才有了“真假语文”的概念之争。但什么是真语文、什么是假语文,必须在求解“道上的分歧”之后,才能在“技术上的争论”上得出最终的结果,否则就可能成为“五十步笑百步”的笑料,或者用伪命题的方式将话题引入歧路。

  无论怎么争论,一个无以忽视的事实是,语文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一门学科,注重人文性方才是其立身之本。因而,对于语文的教学既要基于其本身的意境,更要结合学生们的生活情景,以此去构建知识的意义。而不能用工具化的手段,将意象化和综合性的知识,变为一种机械的技术掌握。语文很特殊,但无法超越整体环境而单独存在,若无以改变应试教育的整体框架,那么语文的真假之争,就只会沦为概念式的炒作。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