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晚7点左右,位于福建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的PX石化发生爆炸,方圆四五十公里内都有很强的震感,且能看到明显的火光。据悉,这已是不到2年的时间内,古雷PX项目第二次发生爆炸,2013年7月30日,古雷PX项目曾发生过一次爆炸,上次无人员伤亡。(4月6日 新华网)
近年来,PX在我国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从厦门到大连,从宁波到彭州,再到昆明,遭遇“邻避抗议”,公众集体抵制“一闹就停”和“迁址复出”的拉锯不断重演。专门家及时站出来进行“科普”其安全性:第一,PX属于低毒性化学物质,并非传说中的高致癌物,即使高浓度时被人体吸入,也只会对人体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第二,在国外,PX项目在全世界运行数十年未出过大的安全生产事故,有的就建在城市市区,与居民区仅一墙之隔。
然而,科普的安全性,总是禁不住现实的考验,与之伴随的是事故不断。从10多年前辽阳石化PX装置起火,2009年福佳大化PX火灾,2011年中海油惠州炼厂PX装置火灾,再到如今漳州PX项目不到两年发生了两次爆炸事故。在多发的事故面前,即使经过“科普”的人们,不再对PX的化学致毒产生特别的恐慌,但“方圆四五十公里内都有很强的震感”,百米之距又怎能言安,“无人员死亡”是不会每次都那么侥幸的。
回首2013年7月30日漳州PX项目第一次爆炸,舆论聚焦的两个点便是“所属集团环保记录不佳”与“未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尽管群众要求及时公开事故真相,严厉处理责任人,但却在地方政府的“贴心服务”之下,在悬疑、未知和不确定性中不了了之。在这个角度,不到两年的时间,又再次发生更严重爆炸,难道又是偶然吗?如果这一次又无视公众的各项权利,不揭开剧情谜底,还拿什么来让人们相信PX项目的安全呢?
人们对包括PX在内特定项目安全性的担忧,本身的致毒性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因为在现代社会,人们衡量风险的尺度,往往不在于科学本身,而在于技术。如果某种风险在技术上是可以被管理的,并且可管理性越高,人们对其的风险担忧就会越低。PX项目在国外,即使与居民区仅一墙之隔,之所以没有遭遇中国式的“邻避抗议”,不是因为人们的科学素养有多高,而是因为“数十年未出过大的安全生产事故”证明了其可管理性。
福建漳州PX项目再次爆炸,只不过是再一次证明,PX的安全“在说更在做”。即使专家的“科普”再卖力,但如果现实的管理跟不上,防得住天灾防不住人祸,PX在中国就只会是一个更负面而敏感的词语。如果包括PX在内特定项目的风险可控性,不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特别是“零容忍”的方式,向公众证明其接近于“零风险”,不仅新项目的“邻避抗议”会继续发生,老项目也可能进一步遭受当地群众要求迁址的压力。
安全无小事,安全从来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关于PX项目的“科普”已经让人们对其道理泯然于心了,但具体到一个现实的、身边的项目,项目的相关人究竟拿什么让公众相信你有能力执行好安全规程、标准,有实质的安全保障?我们的政府究竟又拿什么来让群众相信你有责任心去监管,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彻底避免人祸的发生?这是对诚意和执行力的考验。我们期待,即使不能打消人们的顾虑,也不要让人们的顾虑更炽。(郭文婧)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