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油管道高频泄漏,代价太低才是病因

2015年04月02日 07:19   来源:红网   郑渝川

  3月26日,中石油长庆油田位于陕西吴起县的石油管线又发漏油事故。这是该油田一月内连发的第6起事故。当地环保部门解释为管线老化,但有消息称此次发生事故的是一条新管线。据悉,此前几年内,长庆油田在陕北的输油管线相继多次发生原油泄漏事故,均认定为管线老化,此结论曾受到媒体的广泛质疑。频频的漏油事故,让吴起县等陕北地区原本已相当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甚至形成了当地村民依赖漏油事故的赔偿吃饭的怪圈。(4月1日澎湃新闻网)

  石油管线发生破裂,造成漏油事故,当然可能是因为管线老化。但是,中石油长庆油田2012年以来,几乎每年都发生多次原油泄漏,油田方面和地方环保部门均快速认定为管线老化,却又没有有效解决所谓的管线老化引发泄漏的问题,这样的认定和处置不能不让人产生疑虑。

  关键的问题是,管线屡次泄漏的原因,究竟只是管线老化,还是铺设时的施工质量、管道材质质量以及管理维护不到位?

  一些网友提出质疑,认为管线屡次泄漏还可能与人为破坏有关,这样的质疑不能说毫无道理。一种可能是油田方面存在所谓的“内鬼”,通过内外勾结频频破坏管道盗油。另一种可能则是当地农民因为生态环境脆弱、生计无着,个别人组织参与盗油,打起了管线的注意。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安委会又下发《关于深入开展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战的通知》,就曾提及“破坏损害油气输送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及老旧管道腐蚀问题非常突出”。

  要准确判断泄漏原因,需要经过审慎负责的排查,但油田方面和吴起县环保部门的所为,即快速认定管线老化,似乎只是为了给上级一个交代。就拿3月26日的泄漏事故来说,吴起县环保部门在次日就认定泄漏原因是管线老化,显然不能令人信服。

  管线屡次泄漏,已经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也造成了输送中的石油资源流失,但油田方面却没有采取有效的治理防范措施。长庆油田在吴起县境内有长达数千公里的漫长石油管线,监管防护的难度可想而知。但石油管线并非处处容易泄漏,人为破坏盗油也肯定不会随便选址,也就是说,无论是治理管线老化还是防范人为破坏,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找出管线破坏损害的高发区、敏感区,对应加强技术措施或监控、人员值守。

  让人遗憾的是,在国家要求严抓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整治攻坚的背景下,长庆油田的“管道老化”事故仍然高频发生。国家能源、环保主管部门理应介入调查此事,查明事故连发的真正原因,敦促企业加大管道隐患整治排查力度、增加管道防泄漏的技术和人力成本投入,把事故连发的势头尽快遏制下来。

  中石油的油田频频漏油,造成吴起县等陕北市县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损害,当地农民也因此成为被迫依靠赔偿吃饭的群体。漏油生态补偿的标准较低,加剧了油田方、地方政府与村民的矛盾,不排除因此造成个别吃不上饭的村民加入参与盗油。中石油这样的企业造成漏油事故,破坏生态的代价太低,与企业无心真正严查漏油隐患的行为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加大漏油事故破坏代价,必将有助于企业负起输油管道安全防护责任。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