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春节过后,广东珠三角“用工荒”与“招工热”再现,新一代劳动力就业观念的改变、劳动人口的减少、薪资与物价距离造成的压力等都是影响因素,厂家商户也只得各出奇招“补血”。在东莞,甚至有企业出“老乡带老乡”的招工奖励计划,如果介绍女工进厂,则一人可奖励800元。(3月4日《参考消息》)
为了解决用工荒,企业花钱“钓”人来,确实是蛮拼的。但我不知道,企业到底是怎么想的。老乡或许有个别抵不住蝇头小利的诱惑,或者只是为了找个伴儿,将老乡“钓”来了,能成为可以补缺的员工吗?又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人所周知,企业发展不靠“人气”,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才,能有与企业需求匹配的职业技能,并实现准确对接。如此用怪招奇招找来的员工,没有一点相关从业基础,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如此病急乱投医的拉郎配,与两个有缘无分的人草率结婚道理一样,貌合神离而分道扬镳,是个不难想象的结果。貌似缓解了“用工荒”,其实是将矛盾延续,导致恶循环。
企业辛苦培养的员工说走就走,说到底还是性价比问题。承认“人往高处走”这一天性,那就应该想办法把自己做成“高处”,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努力削平收入和消费倒挂瓶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却是留住人的最好技巧,之所以老生常谈,是因为企业知道道理,却不懂得用心体会。面对“平时对员工做得如何?他们有没有企业归属感自豪感”这样的追问,如果答案问心无愧,那他们就不会卷起铺盖毅然决然地离开。我们常常听说一些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在春运期间专车接送、设立“夫妻房”等,这些温情细节,显然比花钱钓人来更容易赢得员工微笑。
而最根本的,还是待遇未达心理预期,付出与产出不对等。这世上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忠诚。有留念的亮点,就会有离开的遗憾,就可能不离开甚至会争相留下来。即便迫于现实考量的流动,至少也可以随时补血,保持动态平衡。一个企业,一旦追逐利益最大化到让员工失去信心希望,没有价值认同只有满心反感,遑论自豪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如果连最基本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别说来的人未见得就“上当”,上当不炒企业鱿鱼才是岂有此理!
珠三角出现“用工荒”有其特殊性,但道理是相同的。一个只顾眼前不重长远的企业,不会有多大生命力,也不值得同情;一个企业偶有用工荒可以理解,总是闹饥荒也很令人怀疑。为什么喊用工荒的总是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务、建筑等行业?换个角度看问题,就应该引起劳动监察等相关部门的重视,在好好规范一下劳动用工秩序的同时,不妨深入企业探究一下,看是否存在不签合同等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问题。这种每年传唱一次的四季歌,已经让我们的耳朵听出了老茧,够了。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