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构筑跨越时空的战略新格局

2014年12月31日 15:48   来源:中国网   胡敏

  岁末年初,各大媒体纷纷圈点全年关键词、评出全年大事记。其中,“一带一路”、“APEC蓝”、“自贸区”、“命运共同体”,“点穴式访问”等等,一串串反映内政外交的新语热词,书写着过去一年中国领导人在国际政治外交舞台上纵横捭阖、包容互见的大国气度,记载着过去一年我们党和政府在重大战略规划上谋篇布局、挥散自如的精彩篇章。

  2014年,这是一个世界经济起伏跌宕的一年,是一个大国外交角逐较力的一年,也是一个充分展示中国胸怀、体现战略远见、尽显责任担当,展示亲诚惠容大国形象的一年。

  我们仅仅从几大战略实施的启动与实践,就足以透视这过去一年我们国家战略布局的一抹亮色。

  “一带一路”战略,建立起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新范式

  从2月6日赴俄罗斯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到11月23日结束南太平洋之行,习近平主席一年内7次出访,足迹遍及18个国家。从4月份上海亚信峰会到11月北京APEC成功举办,中国领导人主导一个个在国内举办的国际峰会,尽展中国诸多外交理念和实践创新,给世界格局演变带来积极的推动力量。期间,中国领导人使用最频繁的一个词就是“一带一路”。“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这一年中国外交的重要看点,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国内国际两大资源两个领域、推动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

  相比西方大国曾经只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给广大发展中世界带来累累伤痕,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要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到世界发展命运共同体中。中国今天的发展之路是有别于“国强必霸路径”的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坚持正确义利观,秉承义利兼顾,倡导包容、合作、共赢、可持续和平安全发展观。

  中国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既为疏解中国过剩产能、开掘发展新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平衡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又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随着中方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至今,越来越多的中欧列车线路开通,渝新欧、蓉新欧、汉新欧、郑新欧、西新欧……沿线贸易更加便捷高效,受到沿线各国企业的广泛欢迎。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关键在务实有效。目前随着协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推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行动,已经开启了亚太自贸区新进程……目前、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也正在点燃更多人脱贫致富的梦想,真正让自身发展造福周边,让庞大的中国公共产品尽快落实,让其他发展中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在推进中国与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道路上,中国正在努力探索并走出历史上新兴大国同守成大国之间尖锐冲撞的固有模式,让中国梦、亚太梦、世界梦相互协同。

  自由贸易区实践,拓展中国经济升级与对外开放新格局

  上海自贸区是适应世界经济新格局主动选择的一个新的开放试点,也是2014年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的一出重要棋局。

  建立自贸区的核心要义就在于以开放倒逼改革提速,以此推进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以及配套推进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为新一轮全国性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巨大的制度示范效应。改革的制度效率和制度红利首度释放。

  应该说,上海自贸区的率先“探营”一年来已初见成效,其制度试验取得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成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推进国家改革战略布局、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我国积极运筹对外关系、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重要“一招棋”。

  在我国经济已向增长更适度、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新常态下,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发挥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最重要的搭建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以此也来应对西方社会开启TPP、TIPP形成的对我国新的外贸规则制定的“合围”。

  习主席指出,要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特别是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架构建设中,中国不能只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参与与引领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通向未来的必然。这也是顺势未来的大棋局。

  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成功推进,天津、广东、福建自贸区日前也开始启动,当然,与“一带一路”、自贸区试点可以呼应的还有京津冀一体化的启动,长江经济带的延展,这些战略性布局和协同性发展,都为新常态下的中国区域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这样的战略棋局,中国可以动用的战略棋子将越来越多,也必将星罗棋布,中国的战略回旋余地和发展韧性将更加富有有弹性和腾挪空间。

  若干年后,我们如果再回过头来,这些大战略、大棋局已经在中国梦中留下了斑斓多姿的色彩。

  (胡敏,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